文档介绍:解读枣庄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系列新闻发布会(二)材料解读《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二)发布辞枣庄市科技局局长刘吉忠(2016年3月29日)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支持。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已于3月3日正式发布,在3月25日的首场发布会上,对“十三五”规划的发展背景、机遇挑战、发展目标、重大举措等进行了通报和解读。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十三五”时期我市在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设想和重大举措。《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规划纲要》把创新发展理念放在了首位,这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对创新发展的高度重视。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把创新贯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重点把握好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智慧枣庄建设,开展“互联网+”行动,实施人才创新工程“五大举措”。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围绕全市特色优势产业,布局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支持企业购买科技服务,支持企业创建高水平研发平台。鼓励金融机构面向科技服务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等,助推企业创新发展。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构建知识产权仲裁运行机制。二是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技术需求,与京沪沿线、长三角、京津冀区域建立高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合作长效机制。支持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浙江大学等在我市建立机构,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推广服务。积极吸纳国内外创新资源,引进外部人才和智力,推进我市新型智库建设。三是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建立规范高效科技服务业创新体系,开展检验检测、公共安全等专业技术服务;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面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公共服务平台。到2020年,全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培育10家以上创新能力强、服务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服务骨干机构,打造1—2个创新创业和知识产权服务示范园区。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是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学科技园、商贸企业集聚区等现有条件,探索推广创客空间、创新工厂等新模式。加强创业培训载体建设,在区(市)、驻枣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社会培训机构设立创业学院、教学点、实训基地。到2020年,全市各级各类孵化器数量达到20家,孵化场地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1000家,毕业企业达到300家以上。二是激发创新创业热情。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弹性学制,改革学籍学业管理,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鼓励农村劳动力创新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支持农民网上创业,大力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学习推广“淘宝村”发展经验,建设一批“电商示范村”。三、推进智慧枣庄建设建设鲁南数据中心,打造继济南、青岛之后省内第三个一级节点,打通枣庄信息化发展的“高速公路”。建设智慧城市云服务中心,整合打造面向民生、产业、政务服务和城市管理的四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