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它是谁》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它是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j14y88 2019/8/30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它是谁》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本课时教学设计抓住小宝贝住在蛋壳里、破壳而出、站起来、会走路,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同时,积累词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本课是北京版课改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第8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教材以爱护动物、植物热爱大自然为主要内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1、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会18个生字,认识35个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爱护动物、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想。本课是一篇猜谜式的文章,谜底不止一个。课文把小宝贝的出生写的非常生动有趣;住在蛋壳里——蛋壳破了——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走几步——会走路了。课文里没有明确的答案,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2、学生情况由于学生刚上学,接触课文的时间更短。6、7岁的孩子,对于课文稍有了解。课文是一篇比较有童趣的科普文章,把这个“小宝贝”写的神秘而可爱。况且文章以猜谜的形式出现,更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从年龄特点上能够满足孩子们的需要。之前孩子们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汉语拼音,能够进行正确的拼读,为朗读课文奠定了基础。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立足文章整体,抓住文章的重点句1-6句,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深入探索。并加以动作的演示,理解课文内容。并在此过程中注重词语的积累,促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4、技术准备蛋壳的图片图片,制作相应重点句的演示文稿。5、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了一部分生字,认识了新词,能够把课文读通读顺。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三、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学会生字“走”。2、朗读课文,能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语气。积累词语,太……太……,又……又……。3、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说出小宝贝是谁,培养学生能从课文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产生对小动物们的喜爱之情。四、教学流程:复****字词,回顾主要内容品读:感悟特点总结:感受可爱(一)、复****引入1、揭示课题孩子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读书了课文,认识了课文中的字词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第15课,请大家齐读课题。2、复****生字新词你们还记得课文中给我们带来的字词朋友吗?请你大声叫出他们的名字。(课件出示,学生开火车读)设计意图:所有的词语按课文中小宝贝的出生顺序出现,让孩子们从这些词串起对课文内容的回忆。宝贝扭一扭扭一扭身子破了蛋壳破了抬起抬起头来小暗太小太暗它觉得这个家太小太暗了。摇晃摇摇晃晃你能照样子说几个这样的词吗?设计意图:积累词语它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走了几步。3、回顾课文内容孩子们,你们把字词朋友记得真准,太了不起了!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的更好。谁愿意声音洪亮的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的字音读的准不准。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二)、精读课文教师导语:这个小宝贝,它到底是谁呢?还是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1、学****第一句话这个小宝贝,它住在什么地方呢?快来轻声读读第一句。指名读第一句(有一个小宝贝,住在蛋壳里。)师:听了你读的,老师一下就知道小宝贝原来住在蛋壳里。我们来看看它的家!出示蛋壳图片。宝贝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宝贝的家,也为下一句学生读出语气奠定了基础原来小宝贝就住在这样的蛋壳里面,和老师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师生齐读2、学****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