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高频彩超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应用价值.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频彩超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应用价值.doc

上传人:sssmppp 2019/8/30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频彩超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应用价值.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频彩超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应用价值章榕(江苏省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功能科江苏常州213011)【摘要】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儿用超声的高频探头加压检查,进行全腹扫查,重点为右下腹及脐周的肠系膜淋巴结,并经治疗后复查。结果共有100例查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而且分布区域为右下腹及脐周,经抗炎治疗后复查超声淋巴结明显较少或消失。结论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有重要作用,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关键词】高频超声小儿肠系膜淋巴结【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147-01腹痛是儿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但由于小儿患者的特殊性,诊断往往比较困难,但随着超声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高分辨率的彩超的应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能较为清晰的显示出来。而近来有研究表明,肠系膜淋巴结炎乂与小儿腹痛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能为小儿反复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因此,采用高频彩超就能将腹腔内肿大的淋巴结清晰显示出来,进而为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而临床考虑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肠系膜淋巴结检查,共检查出100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其中势性63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1J2岁),主要症状为反复不明原因的腹痛,部分伴有发热、腹泻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高频探头频率7-lOMHZo患儿仰卧位,将探头适当加压,从上向下全腹扫查,重点部位为右下腹及脐周,同时可以根据患儿的胖瘦,适当调节探头频率,这样可以提高淋巴结的检岀率及清晰度。发现病灶后记录肿人淋巴结的位置、人小、数量、分布情况及血流情况。>10mm?短径>5mm,长短径之比>2,并口在同一区域发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即可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为89例(89%),其他部位口例(11%),图像特征为椭圆形低冋声团块,边界清晰,可见完整包膜,沿肠系膜走行分布,两个或两个以上存在,部分成簇,淋巴结内可见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由淋巴结门向内穿入。,如发热、腹泻、咳嗽等,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增高者48%,中性粒细胞增高者70%。・10天对症治疗后腹痛缓解或消失,并复查彩超,发现原来的肿大淋巴结数量明显较少,长径减小至10mm以下,长短径之比<2,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3讨论由于小儿年龄小,淋巴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而淋巴结的主要作用则是参与机体的免疫活动。因此,一旦小儿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并发肠道炎症后,机体的免疫屏障作用就消失,就会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又因为冋肠的的肠系膜淋巴引流十分丰富,冋肠末端和升结肠部分区域淋巴结很多,并且冋盲瓣的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