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郑州航院工商管理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征询意见稿)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十三五”建设规划前言在“十三五”(2016-2020)期间,我们将以建设一流工商管理专业为总目标,按照“巩固、提高、改革、创新”的方针,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组织管理”等5个方面进行规划创新,加大专业改革力度,强化航空特色,落实特色专业和教学团队建设,力争使工商管理专业居于河南省前五位,夯实“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一、工商管理专业发展概况专业变迁工商管理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历经工业企业计划管理、计划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等名称变迁,1999年更为现名。办学规模自1998年开始招收本科,截至2016年,累计毕业生2618人。目前每届招生2个班,在校生400人左右。专业定位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管理能力强、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高,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综合管理与职能管理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师资力量目前专职教师14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博士4人。高水平师资欠缺,职称结构尚不合理,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教学科研教学任务多,教学质量高,两人次获得学校首届教学质量奖;科研方向分散,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承担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5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教学改革积极申报项目,承担省级教改项目一项,校级教改项目多个;加强《管理学》、《战略管理》、《技术经济学》、《领导力》等课程观摩和研讨活动,强化探究式学习、案例教学和实践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现有实践教学项目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突出管理技能实训和企业经营模拟,多年来,一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取得优异成绩,2016年度获全国冠军。先后与中航新航、宝成和秦岭集团等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实习基地;不断加强与河南本土企业的联系,在佰利联、多氟多和蒙牛集团焦作分公司等建立实习基地,继续拓展与金星集团、宇通客车、双汇食品、瑞贝卡集团和天冠集团等的联系,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二、“十三五”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贯彻学校“航空为本,管工结合”的发展战略,创新教育理念,深入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的专业综合改革,强化实践教学与航空管理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体现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全方位构筑学生的人格、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企事业单位综合管理者和自主创业人才。三、专业建设目标(一),组建优秀教学团队。明确工商管理专业改革目标,引入先进教学理念,以校内优秀教师为主,吸纳合作企业高管,建立一支优秀教学团队。健全团队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争取校内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和出国访学;重点做好培养和提振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工作,夯实专业建设基础。,创新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把握互联网+、大数据、企业创新实践和工商管理专业发展前沿,根据航空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时调整、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抓好精品课程建设,重点建设《管理学》、《战略管理》、《航空公司运营管理》和《航空企业文化》等精品课程与特色课程,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力争成为河南省同类高校精品课程;重视教材建设,努力开发航空特色的管理教材;加强协同开发,优化课程设置共享平台,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式。要创新教学理念,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全面落实项目驱动式、研究式、参与式和讨论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增加情景教育,创设真实管理情景,推行案例教学、经营模拟、小组讨论、团队作业等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管理中学习管理”;努力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积极吸纳和引导参与学生科学研究;及时总结教改经验;改革教学考核方式,给教师更多考核自主权。,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切实加强校内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充实实践教师队伍。改革实验室管理办法,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加强校企合作,密切与中航工业的联系,开拓本地渠道,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中航工业实习基地主要让学生了解中航工业的运营模式,体验其管理文化的博大精深;本地企业主要负责学生的岗前培训和毕业实习。学院将与校外合作单位共建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为实践教学提供优质平台;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倡导自选性和协作性实验。,汇聚教研成果。“十三五”期间,力争承揽省部级教研课题3项,完成教材3部,发表国内核心期刊教学研究论文10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5次以上;每年撰写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