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针刺止痛六穴治疗颈肩腰腿痛疼痛.doc

格式:doc   大小:1,42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针刺止痛六穴治疗颈肩腰腿痛疼痛.doc

上传人:yzhlya 2019/8/31 文件大小:1.3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针刺止痛六穴治疗颈肩腰腿痛疼痛.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针刺止痛六穴治疗颈肩腰腿痛疼痛针刺止痛六穴治疗颈肩腰腿痛疼痛初探【摘要】  目的  针刺该六穴位观察临床止痛疗效。方法 应用手三针或足三针为针灸处方对相关疼痛的患者施以针刺。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针刺止痛六穴治疗疼痛病疗效显著。【关键词】  针灸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止痛是针灸的拿手绝活。而就教材及相关资料统计,人体14经络361个腧穴,可以用来治疗颈肩腰痛的就大约有196个穴位。若再加上经外奇穴、天应穴、耳穴等等,真是难以计数。而且这么多的穴位,临床使用起来也比较复杂。所以笔者综合相关书籍、资料及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发现该六个穴位的在治疗颈肩腰腿疼痛方面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现报告如下,以供参考。1止痛六穴手三穴:后溪、中渚、间谷(经验穴)足三穴:足三针是:太冲、内庭、:这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一个新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之三间与合谷两穴连线之中点。它的适应症是,凡三间、合谷两穴的适应症均是其适应症。尤其对颈肩肘臂指部的疼痛麻木,疗效甚为突出。现将《针灸聚英》关于三间、合谷两穴的主治范围摘引如下:三间:主治喉痹,咽中如梗,下齿龋痛,嗜卧,胸腹满,肠鸣洞泄,寒热症,唇口干,气喘,目眦急痛,吐舌,戾颈,喜惊,多唾,急食不通,伤寒气热,身寒结水等17种病症。合谷:主治伤寒大渴,脉浮在表,发热恶寒,头痛脊强无汗,寒热症,鼻衄不止,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生血翳,头痛,下齿龋,耳聋,喉痹,面肿,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开,偏风,风疹痂疥,偏正头痛,腰脊内引痛,小片单乳蛾等22种病症。中渚,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在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间后方凹陷处。其主治,《针灸聚英》谓:“热病汗不出、目眩头痛,耳聋,目生翳膜,久疟,咽肿,肘臂痛,五指不得伸屈”等,《医宗金鉴》谓:“四肢麻木,战振,蜷挛无力,肘臂连肩红肿疼痛,手背痈毒。”后溪,位于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线上,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尺侧,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其主治,《针灸聚英》谓:“疟寒热,目赤生翳,鼻衄,耳聋,胸满,头项强不得回顾,癫疾,臂肘拘急,痴疥。”《医宗金鉴》谓:“手足拘挛,手足颤摇不能握,中风卒然昏仆,不能言语,癫痫不省人事,瘈疭抽掣,头痛及暴发火眼,热泪常流,行痹,腿膝腰背历节周身疼痛,项强,伤寒感冒,汗不出,不能解,牙齿腮龈及咽喉肿疼,手足麻痹,破伤受风,寝汗。”以上三个穴位均在手掌背侧部,且系手三阳经的循行线上,分取之可治各自的主症,合而用之更有协同作用。或三穴同用,或两穴同用,或与足三针之一两穴同用,对于颈、肩、臂、肘、手指,及背、脊、腰、胯、腿、足、趾等部位疼痛麻木疗效甚为理想。笔者在治疗上列部位的痛症肿胀,或头痛、牙痛、偏头痛、胁肋痛(肋间神经痛、胆囊或肝部疼痛),常用手三针、足三针,往往有拔针而止痛的效果。(注:这三个穴位的取穴方法均以握拳少虚为度。),位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线上,在第四、五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其主治,《针灸资生经》谓:“主胸中满,缺盆中及腋下马刀疡瘘,善啮颊,天牖中肿,***泺,(骨行)酸,目眩,枕骨合颅痛,洒淅振寒,心痛,周痹痛无常处,厥逆气喘,不能行,痎疟日发,妇人月事不利,季肋支满,乳痈。”《医宗金鉴》临泣穴,主治歌:“中风手足举动难,麻痛发热筋拘挛,头风肿痛连腮项,眼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