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8/31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机械系材料成型1、名词解释各向异性(各向同性),马氏体,淬透性,加工硬化,回复,再结晶,过冷现象,间隙(置换)固溶体,偏析,奥氏体,形变织构,T图),珠光体,贝氏体,回火脆性,调质,热加工,退火,正火,铁素体,渗碳,晶界,热处理过热(过烧),固溶强化,红(热)硬性。2、铁碳相图各相区的标定;0-%C范围内的从高温到低温的平衡凝固过程、固态相变及室温组织;0-%C范围内任一含碳量的室温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重量百分比计算计算,Fe3C=%C,P=%C,F=0(室温),=%C(723C)记住,一般Fe3CIII不计算(除非是C%%的工业纯铁)。3、钢铁牌号、成分、热处理状态及用途判别Q235类,16Mn,20Cr,20CrMnTi,45,40Cr,65Mn,60Si2Mn,GCr15,ZGMn13,T7-T13,9SiCr,W18Cr4V,W6Mo5Cr4V2,Cr12MoV,3Cr2W8V,5CrMnMo,CrWMn,1Cr13,1Cr18Ni9Ti,HT200,QT400-6,牌号用途热处理状态#成分或强度给出牌号填后2给出用途填余24、简答题1、晶体与非晶体在结构和性能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结构上:晶体长程有序;非晶体无序,不存在位错性能上:单晶体各向异性,多晶体与非晶体各向同性另外,晶体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没有。2、bcc、fcc、hcp各代表什么,其配位数和致密度各为多少?他们三个分别代表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配位数分别是8,12,12;,,(他们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见书上8页)3、什么是钢的TTT曲线及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有何用途?TTT曲线也叫C曲线,即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临界冷却速度:使奥化后的钢转变为某种组织的最大或最小冷却速度。作用:根据他制定冷却方法,估算淬火后钢件的组织与性能。4、钢中加入合金元素的主要目的与作用是什么?改善钢的各种性能。在热力学上,扩大或缩小奥氏体区域;力学上,使C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除钴和铝(%以上)外,合金元素使c曲线右移;还可以增加淬透性,细化晶粒,改善钢的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机械性能等。5、晶体缺陷有哪三类,各至少举一列说明。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线缺陷:刃型和螺旋型位错;面缺陷:晶界,亚晶界,孪晶界和相界等6、为什么金属结晶的必须过冷?只有当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时候,才能获得结晶过程所需要的驱动力,即△T→△G。7、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有何区别?(P61页开始)8、金属塑性变形有哪两种基本方式,哪种为主?滑移于孪生,以滑移为主。(P164)9、塑性变形对金属的组织和性能有何影响?组织:1:晶体形状发生变化2:亚结构细化;3:引起形变织构(丝织构与板织构),性能上引起加工硬化。(什么是加工硬化?)10、塑性变形金属在随后的加热过程中,随温度的上升其组织和性能将有什么变化?组织上,随温度的升高,晶粒内部开始出现新的小晶粒,随时间延长,新晶粒不断出现并长大,随时间继续增加,新晶粒逐步相互吞并并长大。回复与再结晶过程及晶粒长大过程中,位错密度会下降。回复阶段,强度,硬度略有下降,再结晶阶段,强度,硬度大大降低,塑性提高。(P194-195)11、加热到AC1温度以上的钢在冷却过程中随冷却速度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