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长城脚下的公社”之——
二分宅
设计者:张永和
出北京上八达岭高速往北,
沿路是密集的城市外围建筑。
出城约六十公里,
到达水关长城景区。
层叠的山峦景色,
绵延在山脊线上的长城和清新空气,
以及春天深灰色山体上盛开的粉白山桃花,
营造出特意的北方山区景观品质。
穿过风景区,
就进入了亚洲建筑师走廊的建造场地。
长城脚下的公社
时间:开始运作于2000年9月,至2002年4月,一期住宅分别进入完工精装阶段。
建筑师:首期开发的12栋别墅的建筑师——12位全部来自亚洲国家、年龄在三四十岁、被誉为“正在向大师迈进、最有希望崭露头角”的亚洲青年建筑师。
主旨:建造一个私人住宅的当代建筑博物馆,并且希望通过这个具有实验性的举动,影响中国一代的建筑师、开发商和消费者,为我们新生的“年轻”国家在当代建筑的发展上做出贡献。
要求:对这些未来的建筑大师,投资方的设计任务书除了用地与用材(希望建筑师用当地可以找到的材料)的限定外,几乎再没有什么条条框框。
1 外空间:建筑与环境融合
2 内空间:形式与功能分析
3 建筑材料分析
4 建筑风格和思想内涵
5 建筑师张永和
目录
与环境的高度融合,人工建筑与自然的协调是二分宅外部空间最主要的特征。
二分的建筑与二分的山岭围合成的内敛空间是民族建筑的表征。
分裂之屋可调节角度的广泛适应性使外部空间更加灵活。
外空间特色
“山水”意境
这栋建筑从当中被分成两半,藉以引入了不同的景致、空间,也带入了“山水”意境。水的部分,有条小溪直直地登堂入室,在入口的玻璃地板之下粼粼闪光。
“土宅”是“公社”建筑中在气质上最为内敛的,两堵高高的夯土实墙将两个均质的空间在入口处紧紧收束起来,入口被一棵树“封”住,侧身而过的铁梯联接着树后深凹的门厅。
内敛气质
“土宅”首层只面向庭院的大面积玻璃窗,中庭既营造出传统四合院的私密性,又有山林野趣的幽境
“四合院”
地势较高,又偏居一隅,“土宅”二层阔大的观景平台可以纵览点缀在山岭沟谷间的别墅群落。
“观景台”
“土宅”的庭院是一个“V”字形的向山岭和溪流开敞的绵延空间。
山岭构成了它的另一“墙”
“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