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急救中的应用陈忠合(山东省平邑县中医医院山东临沂273300)【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9-0191-02【摘要】目的研宄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急救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外科2009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0例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急诊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作为实验组,另外回顾分析以前住院急诊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4h内CVP、尿量等低血容量性循环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4h内CVP、尿量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住院期间器官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结论早期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可以明显改善外科休克患者预后,降低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机率和病死率。低血容量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外源性和/或内源性容量丢失而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该病病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需要紧急恢复血容量,自2009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0例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急诊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对40例低血容量休克患者进行急救,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2011年12月急诊收治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4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0-68岁,&plusmn;。创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0例,高空坠落伤6例,刀砍伤2例,机器绞伤2例。损伤类型:开放性损伤22例,闭合性损伤18例;肝破裂18例,脾破裂9例,肝脾联合破裂9例,四肢伤4例。同时回顾分析以前急诊住院病人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18-70岁,&plusmn;。创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2例,高空坠落伤4例,刀砍伤3例,机器绞伤1例。损伤类型:开放性损伤24例,闭合性损伤16例;肝破裂16例,脾破裂10例,肝脾联合破裂8例,四肢伤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休克严重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gt;)。:存在容量丢失,补充不足的病史;意识异常;皮肤花纹,粘膜苍白或发紺;心率&gt;100次/min,细或不能触及;&middot;h;收缩压&lt;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40mmHg或脉压&lt;20mmHg;凡符合以上条件者即可成立诊断。根据休克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入院后2h内均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从中心静脉导管补充血容量,每小时测中心静脉压(CVP)1次、监测尿量一次,根据CVP、尿量等指标结合病情变化调整补液速度和补液量。对照组:常规建立2条外周静脉通道,根据血压、尿量、心电监测及病情变化的指标调节补液速度、量。两组均常规予以对症治疗,根据病情需要予以输血和营养支持治疗,按实际情况采取手术或保守治疗措施。:观察入院4h内循环改善例数(具体指实验组CVP〉12mmHg、对照组收缩压〉90mmHg、尿量〉&middot;h);住院期间统计并发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例数及病死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