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家好才屹蝇冠缎静份哀鲸笺但戊瘁露趋疮赔殖随长藉搔漠除睦勿胁禁丧貌漱胺自救器的使用方法自救器的使用方法第一章矿井空气成分一、地面空气的组成主要成分是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其组成如表:气体成分按体积计%氧气(O2)(N2)(CO2)、氧气(O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化学性质活泼,易使其他物质氧化,能助燃,是矿井火灾以及瓦斯、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当空气中的氧浓度降低时,人体就可能产出不良的生理反应,出现种种不舒适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缺氧死亡。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浓度的关系如表所列: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浓度的关系《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立方米。氧浓度(体积)/%主要症状17静止时无影响,工作时能引起喘息和呼吸困难15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和判断能力降低,失去劳动能力10-12失去理智,时间稍长有生命危险6-9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几分钟内可能导致死亡收先儡胯仿盟晕搪君查番绷盂骸芥皇啡歪实棒靶血疡痊搔帆致从乃撵磕朗自救器的使用方法自救器的使用方法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略带酸臭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往往积聚于巷道底板上及下山掘进工作面,对人体有窒息作用。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时,也将使空气中的氧浓度相对降低,轻则使人呼吸加快,呼吸量增加,严重时也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空气中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浓度的关系如表所列:二氧化碳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二氧化碳浓度(体积)%主要症状1呼吸加深,但对工作效率无明显影响3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痛,人体很快疲劳5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耳鸣6严重喘息,极度虚弱无力7-9动作不协调,大约10分钟可发生昏迷9-11几分钟内可导致死亡山丹旋劝贮逃别服沙妻嚷粟摄餐和钥松支微堡蝗钉钦近墩诫企交纫阔窄游自救器的使用方法自救器的使用方法3、氮气(N2)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在矿井生产中常被当做惰性气体用来灭火或惰化采空区。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氮气对人体无害,但是在井下有限空间里,当空气中氮气浓度过高时,将相对降低氧气浓度而使人缺氧窒息。导致矿井中氮气浓度增大的原因主要有:1)、从煤层或围岩中涌出氮气。许多低瓦斯矿井的煤层岩气体中,氮气往往占有较大的比2)、在矿井防灭火中人为注氮,惰化采空区时泄露的氮气。3)、胺类炸药爆破以及含氮有机物的腐烂等产生一定量的氮气。肠何微谁直吾圾氓碍考瓢嘛汲兜说嫩撑半乾沮喀惦巧关滞戏赚喻鞘墩烟羚自救器的使用方法自救器的使用方法第二章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矿井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氨气、氢气等,这些有害气体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面将重点介绍矿井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的基本性质及安全标准。一、矿井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的基本性质1、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微溶于水,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一氧化碳能燃烧,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在13~75%范围内时有爆炸的危险。十泅糟迈伍韵搬刽肿旱梁甥茅腐猪西绕词牙使棒露钙怎坊群傅计妮李媒怔自救器的使用方法自救器的使用方法主要危害:血红素是人体血液中携带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细胞。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血红素的结合力比氧大250~300倍。一旦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首先就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相结合,因而减少了血红素与氧结合的机会,使血红素失去输氧的功能,从而造成人体血液“窒息”。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的中毒程度与空气中一氧化碳和时间的关系如表,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素结合后,生成鲜红的碳氧血红素,故一氧化碳中毒最显著的特征是中毒者黏膜和皮肤均呈樱桃红色。主要来源:爆破;矿井火灾;煤炭自燃以及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一氧化碳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一氧化碳浓度%—3小时,—2小时,眩晕、,耳鸣、头痛、—2小时,四肢无力、呕吐、-30分钟,丧失知觉,呼吸停顿,-3分钟死亡剥亿齐槽轧吩掀桐方诌赶唐冲詹择武昭沟偶狡过敬遍痊永沙竞托煌棚因胎自救器的使用方法自救器的使用方法2、硫化氢(H2S) 硫化氢(H2S)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