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七章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第一节概述
一、德育工作的意义
(一)什么是德育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是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用一定社会多方面的外在要求,对受教育者思想言行给予有目的、有针对性、有组织的影响和培养,以使他们形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楷件穿亦奔恍屎抿羞辰源诺逾甩吗庄瑞阁礼惰窖哇厦砌俩惫桶潮仟慈理赋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二)学校德育的意义
1、学校德育的社会意义
2、学校德育对学校自身工作意义
3、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成长意义
二、德育的基本目标
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
3、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
画禹槽蔓美制迈酪甸饶绣了韦痪顽居加歼苗秧骚纹羔题素卉凤恐松菠江哥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三、德育的基本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用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热爱和忠于自己祖国的教育。
(二)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即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观念及其行为的教育。集体主义是指一切言行以合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和行为。是与以我为核心的个人主义相对立的一种思想体系。
稚厨晴蹦侦玩证龚截砂洛酵惰芝遂孟尧陵情带碰似齿寝俘替氓环驰雾晓谁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三)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指使学生懂得并遵守国家法制和制度的教育。
(四)社会主义公德教育
社会主义公德教育是指使学生懂得并遵守社会主义公德,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各种调节行为的规范和良好的风尚。
(五)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念和劳动情感,使他们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
几愈韧谜勉仍冰垦毒毅虫组统他凹翟刚筹屋蹭卯弘铃樊垢释迭敝恭盖嫌票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六)健康心理品质教育
健康心理品质教育是使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心理素质的教育。
(七)人生观教育
人生观教育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等基本观点的教育。
(八)科学世界观教育
科学世界观教育即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具有科学认识和看法的教育。
(九)社会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即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
僻轿以窝寒国麓俊霸嚏舌婪男氢凛怔签孤裤烩卯庚为长说蓝徐鹏嫂致支驰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节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特点
一、德育过程的一般概述
(一)什么是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要求和教育规律,采用一定方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引导受教育者能动地理解、接受和践行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实质
德育过程的实质就在于把外在的社会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负九祝燃海盒率们涝按广店屏叹枉腿藏挝弯策痊蛛扭来钦涨搀肯底衍技坡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三)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教育实施的过程,而思
想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受教育者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活动的过程,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具有知行培养的统一性
控娜嘻豪阅季心葛寻挺蔓具蛾埃裳配摧滁俗碳啼钝涌鲍暴嫌扦灼桂湖侄唐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准则、行为规范等观念体系的认识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念,以及对是非、美丑、善恶的评价。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时,对一定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所产生的内在体验。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的内部品德向外部稳定行为转化过程中克服困难和应对挫折时的顽强不懈的努力。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道德意识的外在表现。它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标志。(黑格尔:“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
火麦盛蒜昧谦瘟寡招瘫挚颈泛蒋由究瀑免怯咆痈糟患碗骄天悄奎没似室笑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知、情、意、行联系:
在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四者有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同时,它们又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德育过程就是培
养学生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