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全区2018年度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1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区2018年度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doc

上传人:ttteee8 2019/9/2 文件大小:2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区2018年度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区2018年度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为推进我区黑臭水体整治,改善河道水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根据《XX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行动方案》(X政办发〔2017)46号)、《XX市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X发(2017)35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2018年度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2018〕34号)、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关于攻坚“三大战役”推进生态创建的实施意见》(X办发〔2018)15号)文件要求,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2018年度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中央、省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紧紧绕建设攻坚“三大战役”的总体要求,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配套、全域修复、全域清流”的原则和“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的治理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源头控制、水路统筹、上下游联动、跨部门协作,突出重点、分阶段科学推进黑臭水体整治,推进生态河道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确保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合格,显著改善城乡水体环境。(二)工作目标。从2018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区范围内推进城乡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到2019年底,实现河(湖)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全区40%以上黑臭水体得到整治。到2020年,全区范围内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实现水体无异味、水质有效提升、滨水空间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髙。二、重点任务(一)大力推进黑臭水体整治。2018年,全区计划实施3条城区主要黑臭水体整治河道,实现河道水循环正常、水生态良好。整治后河道水质达到国家确定的四项指标要求(透明度^25cm,溶解氧^2mg/l,氧化还原电位250mv,氨氧<8mg/l)o要严格控制污水入河,把控源截污作为整治黑臭水体的基础性工作和根本性措施,坚持综合施策,同步开展点源、面源污染治理,彻底查明河道两侧排放口的位置、排放量,通过雨污分流或铺设截流管,大幅度减少污水入河。加强黑臭水体内源治理,清理水体沿岸积存垃圾,做好河岸、水体保洁和水生植物、沿岸植物的季节性收割,及时清除季节性落叶、水面漂浮物。要选择岸带修复、植被恢复、水体生态净化等生态修复技术,恢复河道生态功能。严格控制河湖水域空间,保护和恢复河湖、湿地、沟渠、坑塘等水体自然形态。着力抓好水系沟通和活水循环,加强城市“蓝线”规划管控,严控侵占河道水体行为,创造条件恢复已覆盖的河道水体,确保水系沟通。(二)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以中心城区、XX高新区、XXXX工业区、电商产业园和XX街道为重点,推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实现全区范围内的截污纳管。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2018年底完成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XX污水处理厂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实施城镇雨污分流改造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全区所有建制乡镇完成污水处理厂和100公里污水主管网建设,并进行试运行。按照“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要求,加快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永久性污泥处理设施,取缔非法污泥堆放点。全区建制镇污水处理厂设施实现全覆盖,有序推进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实现(扩)建污水处理设施投运1年以上负荷率不低于设计能力的60%,投运3年以上的负荷率不低于75%O加强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建设,完成20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强化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规模化建设、专业化管理、一体化推进。(三)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切实加强各项管护机制建设,明确水体养护单位及其职责、绩效评估机制和养护经费来源;建立健全''河长制”,全面落实长效管护责任;创新水体养护机制,按照干部分离的原则,积极推进水体养护市场化改革,形成主管部门定期考核、养护单位具体作业的水体养护模式。环保、水利等部门要加强对小餐饮、洗车场、理发店的排污、排水的执法管理,加大乱排乱倒、偷排偷倒行为的整治和处罚力度。三、工作举措(-)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黑臭水体整治是当前涉及民生的大事,区水利局要做好牵头抓总工作,督促各乡镇、街道和园区切实履行属地职责,整合职能部门和街道社区力量,具体组织实施本区域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二)保障资金到位,确保工作开展。要将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列入财政预算,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对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补助资金,优先安排黑臭水体整治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加大河道、排水管线等设施日常管理养护经费投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三)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要重视公众参与在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中的作用,把公众参与和监督作为长效管理的主要手段。及时公布整治计划、达标期限、责任单位及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