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户外是一种生活方式-探险是一种生活态度”窗体顶端户外是一种生活方式,探险是一种生活态度”《户外探险》是国内第一本以介绍户外休闲生活为主的实用指南杂志。内容以户外活动、自助旅行和登山探险为主。倡导最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最实用的旅行线路和最全面的装备知识,推介最新鲜的户外玩法。我们一向坚持“户外是一种生活方式,探险是一种生活态度”。户外不应该只是现实生活的补充,而应该是水乳交融的一种心态。不需要在爱与痛的边缘挣扎,不需要在时间与物质压力的夹缝中取舍,户外也可以是一种心情,一个简简单单的选择。——《户外探险》执行主编何亦红“户外是一种生活方式,探险是一种生活态度”——访《户外探险》杂志主编何亦红“轻户外”为地球减负龙源期刊网:现在大家都在说户外运动,对于户外运动您是怎么定位的?户外运动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又是什么样的? 何亦红:我们并不想把户外定位在一个小众的人群中,户外并不是一个很尖端的事,应该是大众生活的常态,应该融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去。户外运动在国内还属于初级普及阶段。龙源期刊网:现在大众对户外运动爱好者都称之为“驴友”,而《户外探险》杂志2004年创立了自己对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形象代言——犀牛。“犀牛”这个词很新颖,当初把它提出来,是根据你们自身多年户外运动经历的感受还是有别的什么含义? 何亦红:其实最早也来自于孟京辉的话剧《恋爱的犀牛》。我们把这个很文艺的概念用在了户外,犀牛精神我们觉得代表着一种执着。它虽然粗糙、憨厚,但有自己的原则,坚持着自己该坚持的。中国户外金犀牛奖至今已经举办了六届,推崇真正的户外探险精神,人们能够从各年度的获奖项目中,体验到自然、本色的生活方式,和自由生活的轨迹。龙源期刊网:都说户外运动不仅是对身体体能的考验,更是对自身意志力的考验。您认为户外运动都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作为初级“犀牛”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何亦红:从事哪项户外运动,一定要事先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不要盲目大意。这样才能在户外更安全,玩得更加长久。龙源期刊网:对于户外运动在服装和装备上应该具备哪些特性?是不是价钱越贵在户外就越实用? 何亦红:户外服装的功能性是最重要的,但是不同的户外运动所需要的功能不同,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项目特点,以及所前往的户外环境的海拔、季节、气候等因素选择户外服装。例如如果前往多雨的山区徒步,服装面料的防水透气功能就非常重要,而在沙漠地带,面料的防水功能就不一定那么重要。而如果攀登高山,或者在高海拔地区旅行,服装的防风和保暖性就很重要。当然价格不是唯一决定因素,但是价格高昂的户外服装,同时也代表着优良的质量,和一定的品牌价值。龙源期刊网:现在都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你认为户外运动与环保的交集在哪里?我们应该怎样把他们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何亦红:我们最近提出一个新的户外概念——“轻户外”。人不仅自己需要轻心、轻身、轻食,减轻自我负担的同时也要减轻地球的负担,这样人类自我本体与其赖以生存的地球都将健康地可持续发展。龙源期刊网:都说旅游和户外是行走在路上,一个是身在走,一个是心在走,你认为旅游和户外是个什么关系? 何亦红:户外是比旅游外延更大的一个范围,走出家门就是户外,但是户外意味着更加独立的精神,更加用心去体会的旅程。龙源期刊网:作为一位资深的户外运动者,我想攻略这种东西对你来说可能并不重要了,但还是想问问如果第一次去一个地方你会上网看旅游攻略吗?你觉得网上的旅游攻略实用性有多大? 何亦红:我会看攻略的,出行前做功课是必须的,可以节省很多路上的时间,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出行。网上的一些个人化的攻略还是实用的,但中国的路况和信息变化很快,攻略仅仅作为参考。龙源期刊网:在多年的户外运动中对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为什么? 何亦红:印象最深的要算2009年梅里雪山外转经,长达12天,共二百多公里。回首看看曾经的足迹,甚至让我们自己都觉得有些惊讶。那些泥泞里的孤单身影,山道上艰难跋涉的步伐,以及不能平静无处安顿的心灵。在山林与江河之间奔走,转经之路,更是在自己内心的一次旅程。转遍所有的路程,最终与久违的本性谋面。龙源期刊网:说得好!我记得培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年青人来说,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对于老年人来说,旅行是阅历的一部分。”但是在多数国人的口中却念叨着另一句话“趁着年轻多走走,老了就走不动了。”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我们杂志的读者群体定位又是怎样的? 何亦红:大部分国人到了退休后就在家颐享天年了,根本还是观念问题。上个月我去瑞典参加北极圈内的110公里徒步,参加的很多都是老年人,他们很享受徒步的过程。在日本,六七十岁登山的人也很多。户外运动不分长幼。“投身自然让精神的维他命注入你的灵魂”龙源期刊网:《户外探险》杂志创刊十多年来也经历了很多,现在市面上如《旅行家》、《中国国家地理》等同类型的期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