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满堂脚手架搭建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54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满堂脚手架搭建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459972402 2019/9/3 文件大小:2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满堂脚手架搭建施工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2第二章工程概况 2第三章施工部署 …..2第四章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3第五章脚手架的搭设及拆除施工工艺 ......5第六章安全施工技术措施…………………………………..…7第七章脚手架工程事故应急预案……………………………..8第八章稳定承载计算…………………………………..….….11第一章编制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本次工程为8#楼公共部位精装修工程。,,施工面积约为300平方米。为达到大堂精装修施工要求,大堂顶面及高处墙面施工均采用满堂脚手架施工,。,施工时采用门型脚手架并有专业安全员监护。第三章施工部署根据吊顶及墙面的施工需要,在满堂脚手架顶面主要为承受荷载的轻钢龙骨、石膏板、安装人员及安装工具:扳手、垫板及备用小配件等,取脚手架施工均布荷载:2KN/㎡。由于吊顶安装高度较高,为减少人员的搬运,充分利用空间大的功能,在脚手架顶面设置满铺竹夹板(规格为2000mm×300mm×50mm,需绑扎)作为模板,并满铺18mm厚细木工板(2400mm×1200mm×18mm,采用木工板转眼铁丝捆扎),增加作业层安全性。脚手架模板顶面严格控制材料堆放,并须分散堆放,堆放点上有专人负责,/㎡。1、搭设准备工作在脚手架搭设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应由技术人员对参与脚手架搭设的有关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扣件、18mm厚细木工板、竹夹板等进行检查验收,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保证具备搭设条件。、实际施工特点,大堂内搭设落地式、扣件式满堂钢管脚手架。既用于装修吊顶施工,同时可以对高处墙面施工作业。根据吊顶、墙面安装方案,采用扣件式满堂钢管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并根据石膏板完成面高度搭设。大堂吊顶设计高度为8300mm,预留出吊顶安装空间预留空间为1700mm,脚手架的最高搭设高度为6800mm,顶面模板满铺,脚手架外围立面均设置剪刀撑。脚手架钢管考虑目前市场上的质量情况,决定选用规格Φ48×。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规定的取值通过计算确定立杆主体间距为1200mm×1200mm,水平杆步距为1200mm。脚手架搭设顶面宽度符合平面布置图要求,以满足吊顶安装支承特点。第一步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立杆高度为6800mm,我们将立杆用5000mm十1800mm组合和1800mm十5000mm组合,交叉错开作立杆,即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确保其稳固性。第二步为确定立杆位置,按照大堂平面布置图,由于大堂为不规则图形。东大堂立杆位置先由大堂西侧距墙300mm按间距1200mm向外排列,南大堂立杆位置按间距1200mm先由大堂的北侧排列距墙300mm作为起点线,排列过程中结构柱四周立杆位置距离结构柱尺寸均为300mm,然后再往外墙一侧排列,距离外墙尺寸大于1200mm+200mm的增加一根立杆,同时调整增加的立杆与相邻立杆的尺寸,使相邻的立杆距离保持一致。结构柱1(后附图)距墙只有390mm,采用立杆上挑横杆并铺竹脚板,竹脚板采用铁丝固定。然后根据排列好的立杆,步距为1200mm依次排列,保证最上一段步距不大于1200mm。第三步为中间剩余部分脚手架的搭设及外围周边剪刀撑设置,剪刀撑与地面倾角为45°~60°之间,间距不大于6000mm,扫地杆距地为200mm,纵、横双向设置。完成后进行脚手架的整体验收,验收合格方可施工。,所有的基础必须平整。基础上、底座下设置垫板,布设必须平稳,不得悬空。由于外幕墙玻璃未能安装,基础随时清理,保持干净,遇大雪、大雨天气及时采用2m高彩胶布堵挡,以免大堂地面积水、积雪造成滑倒等安全事故。,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往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4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