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一系列操作技术。无菌技术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医护人员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在技术操作中严守操作规程,以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一、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1、进行无菌操作的环境应清洁、宽敞。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扫地、更换床单等工作,空气清新,无尘埃。2、无菌操作前,操作人员要穿戴整洁,帽子须遮盖全部头发,口罩须盖住口鼻,并认真彻底洗手(七步洗手法)洗手方法:1)手掌对手掌;2)手背对手掌;←3)两手指缝相对互擦;4)双手并扣互擦指背;↓5)拇指在掌心旋转擦洗;↓;←6)指尖对手掌擦洗。(7)摩擦手腕,然后彻底流水冲净。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范围为双手、手腕及腕上10cm,注意指尖、指缝、拇指、指关节等处清洗干净。3、实施无菌技术操作必须使用无菌物品。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用品不得重复使用。4、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柜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无菌包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按7天计算,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无菌柜应定期整理、清洁。5、在无菌技术操作时,必须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6、使用无菌物品前必须认真检查无菌包包装完整性、标识有效性、即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时间或失效期、签名等,检查包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等。湿包或有明显水渍,密封容器的筛孔被打开,灭菌包掉落在地或误放不洁之处,包装破损或发霉,外包装指示带或包内指示卡变色没有达到标准或有疑问等情况,应视为污染,不能再使用。不得使用过期无菌物品。7、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应面向无菌区域并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操作过程中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触及无菌物。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8、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取用无菌物品时应用无菌持物钳/镊近距离夹取。无菌持物镊/钳可用消毒液浸泡或干性保持。湿式无菌持物钳、筒及筒内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干式无菌持物筒和钳每4h更换一次,一旦污染随时更换。9、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应用无菌巾包(盖)好,超过4h不得使用。开启的无菌药液须注明时间。开启的无菌溶液须在4h内使用,其他溶液不得>24h。注射治疗时,应用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2h。10、用于无菌技术操作的棉球、棉签、纱布。根据一次用量的标准,独立包装。用无菌容器盛放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24h。11、消毒皮肤用的碘伏、酒清应密闭保存。病区盛放消毒溶液的容器每周灭菌2次。二、无菌技术的操作流程医务人员在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前,首先戴好帽子,帽子要求遮盖全部头发,然后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后戴口罩,环境要求宽敞、清洁。(一)戴无菌手套1、查看无菌手套:展开无菌手套包,一手掀起手套袋开口处查看袋中手套的摆放,将手套反褶部分移到近身处。2、提取手套:两手同时掀起手套开口处,分别捏住两只手套的反褶部分(手套内面)向前向上一次性取出两只手套。3、戴手套:一只手提取两只手套的反褶部分(手套内面),另一只手五指并拢,伸入至手套指根部,再张开五指对准手套五指戴上。再用带好手套的手四指并拢插入另一手套的反褶内面(手套外面),分别用食、小指支撑手套反褶内面挠、尺两侧顶端,未戴手套的手对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