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胎停育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胎停育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2/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胎停育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胎停育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原文载于(胎停育康复网)
诊断上的中西医结合
: 中医在诊断上着重于整体、宏观的“辨证”,西医在诊断上着重于局部的、具体的辨病,宏观“辨证”与具体“辨病”各有其优缺点。由干女性的生理特点,在妇产科疾病上较其他科疾病更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同时,还要考虑人体其他系统功能、年龄、自然界和社会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这样才能取证系统全面,辨证准确无误,即所谓“证病结合,辨析互参”。目前最常用的是西医诊断、中医分型。方法是先西医诊断确定疾病名称,后由中医的辨证方法确定疾病的证型,便于指导治疗,这样可以扬长避短,提高诊断效果。胎停育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可由多种妇科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要弄清胎停育的原因,可以通过检查,掌握四诊的全部资料,把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作出诊断。一般来讲,在这些妇科疾病中、卵巢功能的异常可辨为肾气不足、肾阴亏损、肝气郁结、肝郁化火,痰湿内蕴、气虚血瘀等证型;子宫内膜炎可辨为气虚血瘀、脾肾阳虚、湿热下注、湿毒壅盛等证型。由上所述,采用中医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或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方法,先辨病而后辨证,证病相参进行全面、准确的诊断,从而提出更加正确的治疗方案,尤其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中西医在诊断上最好能结合起来。
2. 无病从证: 无病是指疾病一时不能确诊,此时宜从中医辨证入手,如有些胎停育患者,各种检查都未见异常,按中医辨证,对肾虚、脾虚、气血虚、肝郁、血瘀等证分别治之,往往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附录我的一篇文章《说说中医的“对证”与西医的“对病”》。原文刊于我的博客。
在现实生活中,99%的人在患病时总是先去求助于西医,在西医治不好的情况下,才有人会去选择中医,有时甚至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去的。为什么绵延了几千年的国粹中医沦落到了这个地步?

世人对西医盲目相信
西医的具体年龄并不长,如从显微镜的出现、西方解剖学的兴起计算,至今也不过三四百年,就西医进入中国来看,总共不过二百多年。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西医的解剖学、病理学的确简洁明了,显而易见,见而易懂。打针服药,简捷方便,已经深入人心,这是西医对中医的冲击,造成中医地位日益趋微的原因之一。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西医用动物做实验和用仪器搞科研,从听诊器到显微镜、X线、胃镜、CT、磁共振……,从临床便、尿、血液化验、生化全套到病理切片,似乎都在告诉人们各种仪器检查和学说都具有无可怀疑的科学依据,也似乎同样在告诉人们西医的科学性
……,但人们忽略了创造理论的是人,制定仪器运行规则的是人,他们在一定阶段的认知也可能出现错误。
在日常的应诊中,病人常常会按西医的“病名”请中医医生治病,这在临床上是司空见惯的。这种现象明白地显示了病人对西医的熟悉和认可度。“西医依靠先进的现代化科学仪器进行检查,诊断就明确真切,治疗时可以对症,疾病也就容易治愈”。这是世人对西医的普遍认识,也是世人印证中医依靠看看问问摸摸不科学的依据。然而,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前列腺炎”、“支气管炎”等病证,的确有仪器可以明确诊断,但为什么疗效甚差难以治愈?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在哪里?会不会对疾病的“认识”上就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这些,世人并没有思考,也没有怀疑,而是照单全收。还有,诸如“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