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十二生肖的原理——2003年5月4日(四月初四日)(有人请师开示十二生肖的原理)十二生肖的知识是属于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里的知识范畴。通常,修行进入三禅时,自然会通达这些。实际上古人对这套理论的通达,都是在定中获得的。包括易经、八卦,都是处在禅定中所领悟、见到的,出境以后记录下来的内容。可是我们现在的人很难以研究通达,因为没有办法深入禅定。有的人甚至研究了一辈子,也研究不透。如果能够配合修禅,再来研究阴阳五行,就容易多了。在唐朝佛教里出了个一行禅师,他是当时的一位天文学家,对于星象、地理(包括阴阳五行、风水,即“勘舆”)都很有造诣。也有许多的著作,但只留下来一部《达摩一掌经》,有许多人对《达摩一掌经》也是看不懂。现在市面上流传的《达摩一掌经》早已被佛门给改了。因为这本书讲得非常透彻。往往人们都是讲好的一面,能够接受;讲你不好的一面,你会说:是假的,说的不对。生起诽谤之心,自己造了业,还不知道。如果是一个不修行的人,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他的生辰、八字,非常准确。如果是一个信教的人,就有些出入。信得越深、修得越好,这套学问对你来讲越没有用。在古时候,通常做官的,都要学会这套学问。过去在庙里,出家师父收徒弟时,都会用《一掌经》来给要求出家的人来推算,看他有没有出家的命。如果命里“桃花”很旺,就不让他出家,告诉他在家学佛就行了。有的人命中受不了孤独、寂寞,习惯不了“青灯古佛”的生活,所以不能出家。通常出家人的“八字”都犯“孤”,所以出家生活对他来说不存在“孤独”。因为他命中的个性本来如此,喜欢孤独,独来独往是一种享受。所以他的人生中没有“孤独”一词。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研究过,所以也不相信。十二生肖之间,都是相生相克。因为每个属相它的能量场不一样。比如说你身边有一个克你的,所谓“克”就是克你的能量场。用“光”来比喻,他的光干扰你的光,破坏你的光,也就是削弱你的光,把你的光罩在里面出不来。头脑容易发木,智慧不易开。换而言之,如果你旁边有一个和你相生的能量场,彼此之间的能量场会起互补作用。为什么有的人彼此一见面,就觉得非常有缘。就是因为内在的能量场非常投合。只有跳出五行之外的人,谁来到身边,都能和你的能量融为一体。市面上这方面的书很多,但自己看又很难看懂。往往很简单的一些道理,通过文笔描述出来,就非常之繁杂。实际上十二生肖,同佛门里讲的“十二因缘”非常吻合。为什么佛教源于印度,十二生肖在中国,二者之间如此吻合,其内在本质又是极其相似呢?十二生肖第一位是“子”时,(午夜11点—1点)这时是最黑暗的时候,十二因缘把“无明”放在首位,何为“无明”?不明事理,内心很黑暗,智慧没有萌发出来即为无明。每个生肖它有本性、秉性、个性和习性,这些“性”都不一样,古时候,诸子百家对人性都作过精辟的开示。最有代表的四家是孔子、孟子、荀子、郜子。比如孔子说:“人性是善”;孟子说:“人性非善非恶”;荀子说:“人性是恶”;郜子说:“人性亦善亦恶”。彼此之间有强烈的争论,几千年来都是各执一端。因为过去的门户之见非常强,彼此之间互不往来。如果谁要去了解对方,会被认为是背叛师门。所以都是“夜郎自大”,认为自己的见地最正确。后来随着人们思想不断开放,人们对诸家的理论进行全面研究后,发现了四大家讲的都非常对。只是从不同的层面进行研究、论述而已。比如孔子讲,人性是善的,是讲人的本性。如同人人都有佛性、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