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审美与人的解放.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审美与人的解放.doc

上传人:bjy0415 2019/9/4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审美与人的解放.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摘要:孔子的《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在这部经典文献中,他对个体人格和人生境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孔子看来,人生可分为四种境界:凡俗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孔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审美的境界,即“乐”的境界。在《论语》中,“仁”、“德”、“诚”“礼”、“乐”是孔子特别强调的,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国“礼乐文化”的基础。孔子对“礼乐文化”重要性的强调开启了中国文化重视“仁爱”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传统,也开启了中国文化政治与伦理结合的传统。它对中国传统的“道德至上主义”和近代的“审美救世主义”潮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以《论语》为核心的传统儒家文化是关于真、善、美的文化,更是关系到人的自由解放的文化。关键词:礼乐文化;孔子的审美人生境界观;人的自由解放审美与政治的结合、伦理与政治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几千年一以贯之的最大特征,“审乐以知政”、“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为政以德”都体现了这一恒久不变的“政治情结”和伦理情结。孔子倡导“成于乐”的审美人生境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一种政治的考虑,“乐”和“礼”便是这种要求的体现。“礼”是普通人和君王都应该具备的道德品格,它使人各守本分,遵循社会的等级秩序;“乐”是超越功利欲望,消除人世争斗,可使人“宁静致远”的审美人格。“乐”的本质在于和谐,“乐合同”、“诗可以群”都表明艺术有协调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而政治与“乐”的紧密关系在先秦时期就被已意识到,亦即常说的“政通于乐”。例如,《国语》就指出:“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音乐反映了“天地人”共同需要的一种和谐的秩序,自然和社会有了这种秩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物得其常日乐极,极之所集日声,声应相保日和,细大不逾日平。如是,而铸之金,磨之石,系之丝木,越之匏竹,节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风。于是乎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物备而乐成,上下不罢,故日乐正。”这一理论在中国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里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记》认识到“礼”和“乐”是“天、地、人”所固有的秩序和和谐的再现,“礼”着重于强调人与人高下尊卑的文化身份的划分、认同;“乐”维护“天、地、人”的和谐。“礼”是社会生活中人的身份差别的表现,身份的区别不是制造社会矛盾和分裂,而是与“乐”的目的一样,缔造一个大家相亲相爱、相互尊重的和睦大家庭。“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要实现“王道”的政治理想,光有法规是远远不够的,不能达到预期的政治目标,只有辅之以“礼乐”,才能成就万民归顺的太平政治。“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已。”孔子开创的“礼乐”教化传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的思想家,他们都认为儒家的“礼乐文化”其实质就是一种主张审美性生存的文化。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礼乐使人处于艺术之中。”这也正是中国近代倡扬的审美主义、艺术化生存、“以审美代宗教”的传统文化基础。刘小枫先生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审美主义传统作了如下总结:“在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现代化过程中,汉语思想形成了一股堪称审美主义的思潮。它的发展自本世纪初起,直贯当代,其宣称是:回归内在性、维护一切生存意趣的此岸性、日常生活的艺术化(诗意化)、以艺术代替宗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