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九义历史教材(川教版)
七年级下册
备课教案
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课程标准】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隋统一的时间,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隋唐两朝的都城,了解“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能力与方法:通过概述隋文帝及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探寻“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太宗的评价,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趁势;领悟国家统一以及正确的方略、政策是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重要前提;认识唐太宗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难点】“贞观之治”。难点是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1、简要总结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情况
2、引导学生简要回顾上学期学过的内容,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朝代歌“
3、——三国两晋南北朝朝代更迭,导入新课,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地图。
饶有趣味地听
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阅读课
积极参与
二、开皇之治
1、要求学生看书,找出“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又是怎样从新统一全国?教师小结。
过渡:隋朝建立后,是怎样统治全国?
2、隋朝与秦朝有那些相似之处?
学生看书,充分讨论,课堂交流,教师小结,生成新知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贞观之治
唐朝是怎样建立的?
谁来讲一讲玄武门之变的故事?
课堂讨论;为什么说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唐太宗?(统治思想、用人、发展生产、教育、法律、民族政策等)
问题:你认为唐太宗的治国政策中哪一条最重要?
列表比较进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归纳)。
比较
内容
统治思想
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
法律制度
教育制度
民族政策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分别进行考察(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四、收获与疑问:我们今天的学习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作为小结。
拓展思路。
五、练】
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
【课程标准】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姓名,唐玄宗前期的主要年号,唐朝的鼎盛时期,知道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基本史实,理解开元时代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盛世形成的原因。‘
能力和方法:通过学习武则天,唐玄宗治理国家,发展生产的措施,比较唐玄宗与唐太宗的政绩,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与鉴赏能力;通过对武则天的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德才兼备的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明白当今国家主张尊重人才,重视发现,培养人才的道理;领悟崇尚节俭,抑制奢侈是国家积累财富,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开元盛世”。难点是评价武则天。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讲到了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但是他也是人,也有去世的一天,唐太宗去世以后,唐朝的历史又如何发展?我们一起来学习“走向全盛的唐朝”
请大家先看一遍课文,注意本课一共讲了那几位皇帝?他们是怎样即位,怎样治理国家的?
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女皇武则天
展示“武则天”像,请学生讲武则天的故事。教师归纳;
1、武则天即位 690年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课堂讨论:她能不能当好着个皇帝,我们应该怎样来评价她的统治?
2、教师小结:武则天的统治:具有“贞观遗风”,其间经济文化继续发展,为唐朝进入鼎盛进一步打下了基础。
学生看书、寻找、发现
积极展开课堂讨论
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开元盛世”
1、唐玄宗即位 712年
2、唐玄宗的治国措施: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唐太宗和唐玄宗的治国措施有那些一样?有哪些不一样?
学生讨论汇报后,教师简要解释这五条措施。
3、过渡:唐玄宗的这些措施有什么效果?
学生齐读杜甫的《忆昔》,请两个学生解释,引出“开元盛世”:用展示一组盛世景象的图片
4、留下思考题:怎样评价唐玄宗?
带着问题看书,有的放矢
大胆猜测、想象、归纳
四、小结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最高峰,隋朝的
认真听,自豪感。
“开皇之治”、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