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古台山 高家坳金矿带北西向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意义.doc

格式:doc   大小:36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台山 高家坳金矿带北西向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意义.doc

上传人:aena45 2019/9/4 文件大小:3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台山 高家坳金矿带北西向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意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章编号:1001-4756(2000)02-0105-06古台山—高家坳金矿带北西向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意义戴长华(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18队,湖南娄底417000)摘要:本文从古台山—高家坳金矿带北西向构造入手,总结其控矿特征,指出找矿方向。关键词:北西向构造;金矿带;控矿特征;找矿意义中图分类号:P542;P618151文献标识码:A0引言古台山—高家坳金矿带属(以下简称该金矿带)郴州—邵阳北西向成矿带北段,位于湘中龙山—白马山东西向隆起西部,长约60km,宽约8km,呈330°方向展布。出露地层主要为雪峰期—加里东期被动大陆边缘型及海西—印支期较稳定台地型沉积。板溪群、震旦系江口组,泥盆系半山组,跳马涧组为主要赋金地层。构造以北东向褶皱(望云山隆起,大乘山穹窿)、断裂最醒目,存在一组地表规模大由北西向基底断裂(郴州—邵阳断裂)右行平移派生的表层脆性断裂。岩浆活动强烈,有望云山复式岩体、高桥火山岩等。带内矿产丰富,有古台山钨、***、铜、金、锑矿化集中区及高家坳—白云铺铅、锌、金、***、锑矿化集中区。自北西往南东分布有新化县古台山、青京寨、新邵县高家坳、白云铺等大中型金矿床及一批具找矿前景的金矿(化)点和异常带,是湘中最重要的金矿成矿带。北西向构造是金最主要的控矿因素。但因其隐蔽性强,金的控矿构造常以地表十分发育的北东向断裂为重点。近年来,认识到北西向构造控矿作用的意义,并以此指导找矿,使青京寨金矿,白云铺金矿外围掉水洞矿段,运河3溪金矿点等得以发现,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因此,加强区内北西向构造的研究,不仅有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1北西构造带的基本特征北西向构造主要表现为龙溪铺—古台山基底断裂(郴州—邵阳北西向基底断裂北段)及与之相关的一组表层断裂,局部地段见北西向叠加褶皱痕迹。111 龙溪铺—古台山基底断裂基本特征该断裂为隐伏—半隐伏基底断裂,走向330°左右(图1),航磁重力异常明显,断裂两侧莫霍面落差达2~5km,对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成矿作用控制十分明显。活动时期为加里东期—燕山期,区内主要表现在高家坳一带中泥盆世形成北西向基底断隆,控制了半山组及棋子桥组沉积。望云山岩体北东侧可见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花岗岩呈北西向岩脉或岩收稿日期:2000-01-12;修订日期:2000-03-20作者简介:戴长华,男,大专,工程师,从事矿产勘查工作,发表论文数篇。墙产出在卓笔一带形成长约8km,走向330°,宽60~200m的糜棱岩,千糜岩化带;白云铺金矿见含金剪切带及剪切转构造。推测该基底断裂具脆—韧性剪切形变特征。早期左行错位,晚期右行平移。112 北西向表层构造基本特征北西向表层构造主要表现为早期拉张,晚期挤压,剪切挤压特征明显的脆性变形。断裂走向多为290°~310°,倾向南东或北西,倾角40°~80°,长一般200~3000m,破碎带宽011~10余m。破碎带发育部位,自中心往两侧,可见碎粉岩、强碎裂岩、构造角砾岩构成的强变形带及碎裂化带及劈理化围岩带等弱变形带。断层面平整光滑,但沿走向及倾向呈舒缓波状,局部见追踪现象。常见垂直擦痕,斜冲擦痕,水平擦痕,可见斜落擦痕,并见多组擦痕并存。显示该组断裂活动具多次性、多样性,但主要表现为逆断层、平移逆断层。本组断裂多发育在背斜(穹窿)轴部倾伏端或断隆顶部,与基底断裂呈10°~30°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