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结构力学试卷(计算).doc

格式:doc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结构力学试卷(计算).doc

上传人:顾生等等 2015/12/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结构力学试卷(计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题目部分,(卷面共有100题,,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非客观(100小题,)
(12分)[1]求作图示结构的弯矩图。EI=常数,二力杆EA=∞.
(12分)[2]图示体系各柱EI=常数,柱高均为l,。求最大动力弯矩。
(12分)[3]求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及绘主振型图。
(12分)[4]求图示结构中BE杆的伸缩变形。已知:。
(12分)[5]求作图示结构的M图及结点B的转角。EI=常数。
(12分)[6]求图示结构D截面的转角。EI=常数。
(12分)[7]作图示结构的M图。除注明者外,其余各杆EI=常数。
(12分)[8]求图示梁结构刚度矩阵的各元素。
(12分)[9]图示结构,已知EI及B支座的弹簧系数,试用位移法计算,并作M图。
(10分)[10]求作图示刚架的M图。EI=常数。
(12分)[11]求图示结构杆C轴力及B支座反力。
(12分)[12]图示梁端支承抗转弹簧刚度,梁的弹性模量。求作梁的弯矩图。
(12分)[13]图示刚架,EI=常数,P=1在AB间移动。求反力矩的影响线。
(12分)[14]求作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各杆相对线刚度如图所示。
(12分)[15]利用结构的对称性,选择恰当的方法计算,并作出图示结构的M图。。
(11分)[16]绘图示梁的、的影响线。
(12分)[17]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M图。EI=常数。
(12分)[18]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图。常数。
(12分)[19]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图。
(12分)[20]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图。常数。
(12分)[21]设忽略质点m的水平位移,求图示桁架竖向振动时的自振频率。各杆EA=常数。
(12分)[22]求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不计杆件自重。
(10分)[23]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图。
(12分)[24]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弯矩、剪力、轴力图。()
(12分)[25]试选择恰当方法作图示结构的M图,并求E点的竖向位移。BE杆和各水平杆。
(10分)[26]用位移法作图示结构M图,已知系数和自由项为:EI=常数。
(13分)[27]用位移法作图示结构M图。EI=常数。
(11分)[28]已知图示结构结点位移作M图。EI=常数。
(15分)[29]用位移法作图示结构M图。EI=常数。
(15分)[30]给定图示结构在荷载q作用下产生的,求相应的q值,EI=常数。
(10分)[31]图a所示结构,取图b为力法基本体系。已知:,,
,,,求作M图。
(11分)[32]用位移法作图示结构M图。
(10分)[33]试写出图示结构的力矩分配系数与固端弯矩。(各杆线刚度比值如图所示)。
(11分)[34]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对称刚架的M图。EI为常数。。(循环两次)
(10分)[35]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图。EI=常数。
(15分)[36]用位移法作图示结构M图。除图中注明的杆外,其余各杆EI=常数。
(12分)[37]求图示结构A、B两点的相对水平位移,EI=常数。
(10分)[38]作图示结构的M图。
(12分)[39]用力法计算,并作图示结构M图。EI=常数。
(12分)[40]试求图示结构铰A两侧截面的相对转角,EI=常数。
(12分)[41]求图示结构A点的水平位移。
(12分)[42]求图示结构A点竖向位移。
(10分)[43]将M图直接画在图示结构上,并标出M值。
(10分)[44]图示结构,支座B下沉Δ,求位移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各杆长均为l,线刚度均为i。
(13分)[45]用位移法求图示结构的M图。已知横梁刚度EA,柱线刚度为i。设结点水平位移向右为正,,。
(15分)[46]用位移法作M图,各杆EI相同,q=,各杆长l=4m。
(15分)[47]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对称结构的M图。已知:P=8kN,q=2kN/m,边梁抗弯刚度为3EI,中间横梁抗弯刚度为9EI,立柱抗弯刚度为4EI。
(13分)[48]图示静定多跨梁上有移动荷载组作用,试利用影响线求出的最大数值(绝对值)。
(12分)[49]求图示结构的力矩分配系数和固端弯矩。已知q=20kN/m,各杆EI相同。
(10分)[50]求图示刚架中铰C的竖向位移。(EI=常数)
(12分)[51]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12分)[52]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12分)[53]作图示结构M图。
(12分)[54]求图示桁架中杆1,2,3的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