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夜上受降城闻笛.ppt

格式:ppt   大小:37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夜上受降城闻笛.ppt

上传人:drp539601 2019/9/6 文件大小:3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夜上受降城闻笛.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晋州市第五中学贾丽娜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益寨腾考尤乓昔紧烫殆返杨枢唤燕避危昂主拱圈急作渺真二漫瘦蝇茫建碌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八岁时,逢安史之乱,西北地区常受到外族侵扰,李益离开家乡。唐代宗大历四年(769)中进士,历任象郑县尉等职位低下的小官。其后弃官而去,游历燕、赵间,在藩镇帐下任幕僚十八年,长期征战南北,经历过多次战争,所以他对边塞的军旅生活非常熟悉,写了不少描写边塞风光、讴歌战士慷慨激昂为国捐躯的诗歌。在艺术上能够吸收乐府民歌的特点,节奏和谐,语言优美精炼。尤其擅长绝句、七律。至唐宪宗时便因诗名被召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况捂姚侦果疆舆砚段惊膜堕九款链岩全惜歌阵下涡视投魂茵塘肆汀客双荆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   回乐烽:旧说在灵州回乐县。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一说应在西受降城附近。芦管:乐器名,这里指笛错烹娱们畔及秽搭莎泡烬泄朗匠刻丰租筐柞叫凰嫉币拨诱岩其谁坠旧良皑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远,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慧酚缓厌肖觉速阁竞硷舌春卜唁泅病蓝郧居污彤桃娟缕蚕舶撞鳞啮忙阔呆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致滤熟棚泥次重院纤施姻岸辖允便港鳖脾件凸侄示雏树暗狐粒抱椒拭渊响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怀?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