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三圣乡的概况.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圣乡的概况.doc

上传人:kt544455 2019/9/7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圣乡的概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圣乡是一个花乡,温和的气候,适度的雨量,使多种花卉得以蓬勃生长。这儿的乡民世代养育花木,花卉种植历史源远流长,如今已成鲜花生产基地。三圣乡以花卉产业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推出了休闲观光、赏花品果、农事体验等颇受欢迎的活动项目,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观光农业村。该乡先后修建了梅花知识长廊、咏梅诗廊、梅花博物馆、农业文明记忆馆、荷塘月色画廊等文人景观。     如今的“三圣花乡“是一个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三圣乡于2004年被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委员会评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被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6年又获得IS09000质量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4月被国家旅游总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6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首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五朵金花”别样红    三圣乡曾是锦江区最穷的乡之一,连村里的路都是泥路。三圣乡红砂村有农民种花的****惯,2003年10月,成都市在这个村举办了四川省首届花卉博览会,村里一下涌进来100多万游客。受此启发,红砂村以花卉产业为载体打造乡村型开放公园,把上百家“农家乐”组合起来构建大型生态休闲空间。“农家乐”成为乡村生态旅游公园中的旅游服务点。周边村受此影响,也发挥各自特色竞相发展。   锦江区农村地处城市通风口绿地,且土质系龙泉山脉酸性膨胀土,农业发展不甚理想,锦江区在深入调研的情况下,创造思维,充分利用三圣乡花卉种植的传统优势和地处城市通风口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2004年,政府因势利导,根据区域传统农民种花****俗,明确打造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三圣花乡”目标,以花卉产业为载体,统一规划,大力发展新型都市观光、休闲农业。充分挖掘梅、菊、荷等花文化内涵,将全乡资源开发与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紧密结合,把全乡五个村分别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农业文化旅游观光区,发展了各具特色的“五朵金花”:幸福梅林、东篱菊园、江家菜地、花香农居、荷塘月色等五个分景区。这“五朵金花”特色各异,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不同,营造出的文化氛围也有区别,但那拥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产、供、销一体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购物、美食、消费***。三圣乡鼓励多元投入,广泛引资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标准和经营水平,旅游业快速发展。     “花香农居”,以发展小盆花、鲜切花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观光农业特色景区:“幸福梅林”,围绕梅花文化和产业链,发展乡村旅游业,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齐,数量最多的梅花基地之一;“江家菜地”,以认种的方式,把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式休闲产业,施化、产业化生产,形成全国最大菊花培育基地和展示种苗成长过程的观光基地,形成了“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荷塘月色”,通过引进知名画家、自由画家,打造“户户都是画意村”,带动绘画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优美的田园风光,变成了艺术创作、音乐开发得艺术村。      目前,“五朵金花”错位发展,竞相开放。2006年,成功申报成为全国首例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也在三圣乡成功举办,,,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4426元增长到7306元,收入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