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送别组诗教学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3、了解送别组诗的特点,学习古诗赏析方法,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了解送别组诗特点,学习古诗的赏析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诗中涉及地名的地理位置和诗人写作背景。2、课件和乐曲《送别》、《春江花月夜》、《阳关三叠》。3、学生课前组织诵读古诗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理解诗题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相信同学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古诗,谁来为大家朗诵一首?(赠汪伦、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同学们积累的古诗真多!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上课!2、凭感觉,你认为这两首诗的题目该怎么读?(发现少字:少了什么呢?你看!预习会使你变得更聪明!“陵”正是容易写错的生字,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吧!指导写:陵)指读诗题:“之”什么意思?怎么知道的?对!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去哪儿?“广陵”是什么地方?从哪儿去?谁送谁去?那该怎么读?第二首诗的题目又该怎么读呢?“使”是什么意思?谁去出使呢?出使哪儿?“安西”又是哪里?大家再读一读。这两首诗都通过诗题介绍了要写的主要事情。二、初读古诗,整体把握1、学习古诗离不开一个“读”字(板书:读)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认认真真地把这两首古诗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2、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愿意把第一首诗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他的音读准了没有。强调“辞”平舌音。3、谁再来读一读,争取把它念通顺。大家仔细听。看看她在诗句中间是怎么停顿的。注意到他读每行在哪个地方停顿了吗?这种节奏叫二二三句型。读出了句型特点,这就叫读得有板有眼。我们一起来有板有眼地读读。4、第二首又是什么句型呢?谁来读。(音强调“浥”和“舍”)谁再来读,读出古诗的节奏。我们一起有板有眼地读一读。读出古诗的韵味。5、现在请大家默读这两首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并想想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板书:看注释)6、读后交流: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1)诗题都有“送”,诗中都有“故人”,“故人”什么意思?都是写送别朋友的诗,这种诗叫送别诗,这两首诗组成了一组送别的诗就叫——(板书:送别组诗)(2)都是唐代诗人。而且李白和王维还是同年出生。李白号称——诗仙王维号称——诗佛都有景物描写。一首描写的是如烟的——花,一首描写的是吐新的——柳。柳即留,表达了诗人留念之意。(板书:花、柳)(4)都是七言绝句。(5)都不仅叙事,还有写景和抒情。二、分步解读,品悟别情(一)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这两首送别诗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离情别意呢?我们先来看第一首。齐读2、哪句诗直接叙述了送别?(课件)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烟花三月是怎样的三月啊!想象也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方法。生描述。(到处鲜花盛开,有——有——还有——)真美!你想用哪些词来赞美这美丽的三月呢?(繁花似锦、春光明媚、五彩缤纷、花团锦簇)好朋友正是在这个繁花似锦的季节,从繁花似锦的黄鹤楼到繁花似锦的扬州去游历!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感受,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3、读着读着,你心中是否有了疑问?(为什么是“西辞”呢?)请看地图!黄鹤楼在?扬州在?对!孟浩然正是向西辞别李白,去东游——扬州。诗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