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刘强的教学设计:《最后的常春藤叶》资料讲解.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刘强的教学设计:《最后的常春藤叶》资料讲解.doc

上传人:68843242 2019/9/8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刘强的教学设计:《最后的常春藤叶》资料讲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刘强教学目标通过比较叙事角度,以及分析小说情节发展的合理性,理解小说叙事策略对于主题和艺术感染力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理解“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一艺术效果产生的原因。说明:欧·亨利特别善于讲故事,他在《最后的常春藤叶》里塑造了三位处境窘迫却又精神崇高相互关爱的低层艺术家形象。其中最为感人的是为救人而自我牺牲的老贝尔曼,然而作者却选择了用苏艾的行动去串连琼珊与老贝尔曼的故事,并且刻意把贝尔曼救人作为暗线隐藏起来,使得读者经历了一种直至小说结尾才恍然大悟的阅读体验,从而产生一种“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式的审美感受。除了“三要素分析法”,高一学生理应对于小说形式技巧有更多的了解。对于此类情节性较强的作品,学生对于人物和情节的基本把握是比较容易完成的,但对于如何把故事讲得富有感染力却不甚了了。因此可以把对这篇小说的解读当作一个范本,教会学生从叙事策略的角度欣赏小说的魅力,并为高二学****项链》《变形记》《〈药〉评点》等小说打下坚实的鉴赏基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检查预****初读导入1、指导学生交流预****作业一;2、总结预****情况,引出“欧·亨利”式的结尾。1、通过讨论,比较拟定的关于作家作品的关键词,针对不同的概括交换意见。2、明确本文特点巩固文学常识,引入读者的审美感受分解问题确定步骤1、欧·亨利式的结尾为什么会让读者产生“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阅读感受?分解问题:2、作者怎样使读者感到“出乎意料之外”?1、明确本文学****目标2、明确学****子目标和学****步骤以具体的目标引领学生的学****活动。给出学****路径,让学生少走弯路。3、作者怎样使读者感到“又在情理之中”?结合文本深入研读1、什么是“出乎意料之外”?2、依据前文情节,读者原来以为故事会怎样发展?(琼珊病了——失去了对生的期盼——叶子落了——琼珊死去)(也许读者原来也没有想过要琼珊死——或许她能不把生命寄托在落叶上——或许有好心人帮她实现艺术梦想)3、小结:综上所述,可能有两种意外,一是意外叶子居然未落,琼珊居然没死;二是意外琼珊得救的方式。4、这个结局读者虽然事先不知道,但作者肯定是知道的,那么他是用什么样的方法使我们对故事的发展感到意外呢?5、把部分情节隐藏起来又是什么方法?为什么我们读不到老贝尔曼之前那个晚上想了什么做了什么呢?(合宜的叙事角度)(他以苏艾的行动为线索叙事,就使得我们跟着苏艾,不理解琼珊,可怜琼珊,担心却又无能为力,只能给她安慰,盼望琼珊自己能够回心转意;也无法了解老贝尔曼晚上回去想了什么,做了什么。这就是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事的效果)1、明确解决问题的途径;2、深入研读文章,根据故事背景的介绍以及医生与苏艾、苏艾与琼珊之间的对话,详细分析琼珊的现实处境,并在此基础上思考琼珊的命运让人感到意外之处。3、思考并与自己初读时的感受相印证。4、思考、明确主要是通过把老贝尔曼风雨夜画叶子的情节隐藏起来而达到的。5、讨论明确:虽然作品的主人公是琼珊还是贝尔曼一直是有争议的,但贯穿全文所有场景的人物,既不是琼珊,也不是贝尔曼,而是苏艾。这样作者就一步步让我们相信琼珊只有死路一条,同时自然就把另一条线索给藏了起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领会叙事策略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6、如果换个视角会怎样?6、比较不同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