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紫阳县特色农产品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紫阳县特色农产品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doc

上传人:szh187166 2019/9/9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紫阳县特色农产品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发展特色农产品对于推进紫阳县县域经济建设、谋划发展大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北有秦岭阻隔,南有巴山屏障,形成了紫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农产品种类多样、特色突出的显著特点,以茶叶、蚕桑、柑桔为主的农产品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因此,如何发展紫阳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实现其市场竞争优势,对于提高农产品整体竞争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借以紫阳县人民政府网以及相关网络资料为依据,对紫阳县的特色农产品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目前全县特色农产品种植极为分散、加工程度甚低,科技含量极少、营销方式十分落后。通过对这些发展劣势的分析,本文就全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如下:组织农户进行集中种植;促进特色农产品多样化销售;增进机械及先进种植经验管理;包装开发,加强宣传,拓宽市场。从而使其特色能充分发挥,并能为全县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力。关键词:特色农产品农产品营销营销策略研究背景及意义:,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西面与四川省万源市毗邻,东南方向与重庆市城口县接壤,全县辖25个乡镇,面积2204平方公里,人口35万。紫阳素有茶乡、歌乡、桔乡之称,这里万山综错,河溪密布,汉江自西北至东南横贯全境,任河由西南向西北注入汉水,两条河水将全县分割为东南部大巴山区、西南部米仓山区、北部凤凰山区,加上蒿坪河川道,从而形成了紫阳“三山两水一川”的地貌特点。由于北有秦岭阻隔,南有巴山屏障,形成了紫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无霜期为268天。紫阳境内生物资源得天独厚。尤其是以茶叶、蚕桑、柑桔、杜仲、党参、厚朴、天麻、绞股蓝、山野菜等为主的生物资源,在全国久负盛名。,河溪密布,交通不便,因此发展工业以及轻工业不具备足够的条件,发展农业经济已然成为全县经济的支柱,独特的地势,独特的气候孕育了紫阳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发展全县经济必须要有一个主导方向,而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导将是紫阳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的发展方向。发展特色农产品对于调整总体经济发展布局,合理规划经济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优质显著地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市竞争力,树立经济强县形象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特色农产品的概念、,具有很强的区域色彩,并且是其他不具有此种特殊自然环境的区域所不能模仿和生产的农产品;进一步,如果这些特别的农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我们将其称为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不仅包括在区域分布上的品种特色,而且还包括特色品种精深加工的农产品。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对于某些具有特色风味、功能或只能在特定生态环境和特定季节生产的特色农产品,因其而特别优秀;另一方面,某些农产品就其本身而言不具任何特色,但经过深加工会大大增加其价值,并在市场上表现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其一,生产的区域性。由于特色农产品对定的自然资源条件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因而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表现出很强的区域特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