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心理科学 6A4<.)3)***@1<;3 &<1=/<= +##9,%#(+):8"! 7 8"> 8"!
""""""""""""""""""""""""""""""""""""""""""""""""""""""""""""""""""""
!"#$$% 效应研究的新进展!
———理论、范式及影响因素
陈俊刘海燕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暨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州,!"#$%")
摘要&’())* 效应的研究经久不衰。本文根据有关&’())* 效应的最新研究资料,对&’())* 效应中一些热点、争议的问题进行新
的探究,包括:"、&’())* 效应的建构理论;+、&’())* 效应的实验范式;%、&’())* 效应中影响因素等。
关键词:!"#$$% 效应建构理论实验范式影响因素
度认同的原因,在与它强调区分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两个概
前言
& 念,自动加工不需要注意的参与,控制加工则需要有意的控
&’())* 效应早在",%! 年由美国心理学家-)./ 012234 制。在&’())* 任务中读词是自动加工,颜色命名是控制加
&’())* 发现。当命名用红墨水写成的有意义刺激(如“绿”)和工,所以读词能对颜色命名产生促进或干扰,反之则不会。
无意义的刺激词的颜色时,会发现前者的颜色命名时间比后知觉编码理论强调&’())* 的干扰仅发生在知觉编码阶段,加
者长。这种同一刺激的颜色信息(红色)和词义信息(绿)相工阶段则不发生。有证据说明&’())* 的干扰不仅发生在知
互发生干扰的现象就是著名的&’())* 效应。从广泛意义来觉编码阶段,还发生在加工阶段。?)@;/ 的平行加工模型改
说,就是一个刺激的两个不同维度发生相互干扰的现象。变过去那种强调加工的系列性,而把&’())* 效应看作是收集
&’())* 效应自发现以来,一直为认知研究所青睐。其研证据进行决策的过程。刺激的每个维度的加工速度是由其
究的范式日趋成熟,研究领域广为拓展。由最初的注意、认权重决定的,权重影响每一维度对决策的贡献大小。如果来
知、语言等基础学科发展到情绪、记忆、脑、神经科学等领域, 自某一维度的证据和要求的维度一致,就会降低阈限,从而
近年来更将&’())* 效应的研究扩展到应用层面。最近两年加快要求维度的加工时间,反之则减慢要求维度的加工速
有研究者通过 506 来研究情绪言语中性别 7 特定的&’())* 度。平行分布式加工模型(*;(;33=3 21A’(1BC’=2 *()<=AA1/@,6D6)
[ ] [ ] [ ]
效应" ;禁忌语的&’())* 效应+ ;数字的&’())* 效应% ;对立又称为联结主义和神经网络模型,是对以上几种理论的升
[ ]
颜色&’())* 干扰的减少 8 ;执行功能中抑制能力与儿童数量华,能解释&’())* 效应中的许多结果。它认为 6D6 系统包含
加工能力的关系[!];在应用领域,有报告指出酒精依赖的患很多相互联结的模块,每个模块由许多简单的相互联结的加
者可能是由于对酒精伤害人体的关联性的认知不足造成的。工单元,每个加工单元负责接收来自其他单元的输入并提供
可通过&’())* 效应(酒精—相关词语)激发指示语来提高酒输出。几组模块可以组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