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yunde113 2014/2/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室内外高差主要由以下因素确定。
(1)内外联系方便,室外踏步的级数常以不超过四级(600mm左右吧)仓库为便于运输常设置坡道,其室内外地面高差以不超过300mm为宜。
(2)防水、防潮要求:底层室内地面应高于室外地面300或300mm以上。
(3) 地形及环境条件:山地和坡地建筑物,应结合地形的起伏变化和室外道路布置等因素,综合确定底层地面标高.
(4)建筑物性格特征:一般民用建筑室内外高差不宜过大;纪念性建筑除常借助于室内外高差值的增大,以增强严肃、庄重、雄伟的气氛。
在建筑设计中,一般以底层室内地面标高为±,高于它的为正值,低于它的为负值。
(一)建筑概论
1、建筑物分类
1)        按照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可以分为:
①  工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各类生产用建筑和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用建筑。
②  农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农业、牧业的种植、养殖、畜牧、贮存等用途的建筑。
③  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生活、学习、工作和从事其它公共活动的建筑。民用建筑又分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
2)        按照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可以分为:
①  生土——木结构建筑:以土坯、版筑(干打垒)等生土墙和木屋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
②  砖木结构建筑:用砖墙(或柱)、木屋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
③  砖混结构建筑:用砖墙(或柱)、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顶承重构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
④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
⑤  钢结构建筑: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作的建筑。
3)        按照建筑结构的承重方式可以分为:
①  墙承式结构建筑:用墙承受楼板及屋顶传来的全部荷载的建筑。
②  骨架承重式结构建筑:用柱与梁组成骨架承受全部荷载的建筑。
③  内骨架承重式结构建筑:当建筑物的内部用梁、柱组成骨架承重,四周用外墙承重。
④  空间承重式结构建筑:用空间构架或结构承受荷载的建筑。
2、建筑物等级
建筑物的等级是从防火、耐久年限及重要性等不同角度划分的建筑级别。
1)        按照防火性能可以分为:
耐火等级标准是依据建筑物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
燃烧性能:按照燃烧性能建筑构件分为非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
耐火极限:指建筑构件遇火后能支持的时间。
2)        按照耐久年限可以分为:
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性建筑物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上,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3、建筑物的组成
从建筑物本身的构造要求来看,一幢建筑物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面、楼梯、屋顶、门窗等主要部分组成的。
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面的部分,埋在自然地面以下,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下面的土层——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坚固、稳定、能经受冰冻和地下水及其所含化学物质的侵蚀。
墙或柱:墙或柱是建筑物的垂直承重构件,它承受地面和屋顶传给它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基础。
楼地层:是建筑物的水平承重和分隔构件,包括楼板和地面两部件。
楼梯:是楼房建筑中联系上下各层的垂直交通设施。
屋顶:是建筑物顶部的承重和围护部分。
门和窗:门是供人们及家具设备进出房屋的建筑配件。窗的作用是采光、通风和供人眺望,窗应有足够的面积。
建筑物除了上述基本组成部分外,还有一些其他配件和设施,如:雨篷、散水、通风道、烟囱、垃圾道、壁橱等。
4、建筑工业化与建筑模树协调
建筑工业化的内容包括:设计标准化;构件与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
建筑模数: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建筑空间、构配件以及有关设备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建筑模数包括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度单位,基本模数的数值应为100㎜,其符号为M即1M=100㎜
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分模数是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
(二)地基和基础
1、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及作用
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常把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
地基:把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
※基础位于建筑物最下部,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它们传给地基。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
地基是由持力层和保护力层的下卧层组成。每平方米地基所能承受的荷载称为这种土壤的“地耐力”(承载力)。
2、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F=N/R   其中:F-基础底面积    N-总荷载     R-地耐力
地基的地耐力越大,基础的底面积就可以相对地减小,材料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