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危险源公示制度危险源公示、告知制度一、目的:为增强工人安全意识,保护自身的安全。实现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创造企业美好明天。二、内容:(一)、危险隐患的辨识(二)、对项目部危险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分两类:第一类危险源是本质属性有潜在的危险指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以及自然状况。包括动力源和能量载体以及具有危害性的物质本身。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和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1,本质属性有潜在的危险性:1),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2),有中毒窒息的危险;3),有高空坠落危险;4),有烧伤、烫伤、腐蚀危险;5),有飞溅物打击危险6),有被物体绞、辗、挤压、撞击、切割、挂带危险;7),有被车辆系统伤害危险;8),有坍塌、倾覆、滑坡、压埋危险;9),有触电伤害危险10),其他容易导致人员伤害、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危险第二类危险源是指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1、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分不安全行为(UnsafeAct)和人失误(HumanError)。不安全行为一般指明显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直接导致事故发生。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标准。不安全行为、人失误可能直接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也可能造成物的因素问题,进而导致事故。2、物的因素物的因素可以概括为物的不安全状态(UnsafeCondition)和物的故障(或失效)(FailureorFault)。物的不安全状态(隐患)是指机械设备、物质等明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状态。物的故障(或失效)是指机械设备、零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物的故障(或失效)可能直接使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失效而发生事故。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指系统运行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换气、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不良的物理环境会引起物的因素问题或人的因素问题。4、管理因素管理不善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三、重点内容告知危险源:高处坠物,物体打击告知措施:1,在高处作业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2,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栓好安全网。3,高空作业点下方不得有人逗留,工作中严禁上下抛掷工具和材料。4,严禁用绳索、软线、链条等代替安全带。5,开挖深度超过2m时,其边缘上面做也同样应视为高处作业,要设置警示标识。危险源:预防触电告知措施:1、新开工程项目必须编制施工用电组织设计,实行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使用标准配电箱,动力箱与照明要分开。2、支线架设要架空,不准把支线架在钢管脚手架上和其他导电体上,现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