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如皋防御台风应急预案.doc

格式:doc   大小:179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如皋防御台风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0640105 2019/9/11 文件大小:1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如皋防御台风应急预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皋市防御台风应急预案(2019年修订版),极易遭受到台风的影响,为规范防御台风工作,建立健全防御台风应急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御台风灾害能力和社会公共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减轻台风灾害带来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现对《如皋市防御台风应急预案》(2015年5月版)进行修编(以下简称“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江苏省防洪条例》、《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江苏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南通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南通市防汛防旱应急预案》、《如皋市防汛防旱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预案。。,预防为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对台风及其影响的监测与预警,及时采取防御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降低台风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分级负责。防御台风工作在江苏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南通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和如皋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分部门行政首长负责制。各镇(区、街道)政府是本行政区域防御台风工作的责任主体。,重点突出。防御台风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坚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积极响应。及时准确监测、预报台风强度、路径和影响范围,认真分析台风可能带来的危害,科学预警,有效应对;做好应对台风及其影响的技术准备,合理预排、预泄洪(涝)水,合理防范,保障安全。,部门联动。发生台风及次生灾害时,各级政府应迅速响应,强化各部门间沟通协作,发挥各部门专业优势,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及时、高效地开展预防和应急处置。,全民参与。遵循台风防御规律,依靠科学技术,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全面做好防台工作。,公众参与。坚持防台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的方针,加强基层防台风工作,落实各项预防和应急措施,提高基层防台风能力。2区域概况(风险评估),北纬32°00′~32°30′、东经120°20′~121°50′,南临长江,与张家港市隔江相望,北与海安县、东与如东县、东南与南通市通州区毗邻,西与泰兴市、西南与靖江市接壤。,为苏北拗陷中的苏南—勿南沙中新生代相对隆起区。地质构造的主要特征为:北东向切割呈带状,北西向切割成块。境内为平原地带,整体水平南高于邻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海拨2-6米),如泰运河中段两岸地势最高,沿江以东地势最低。地域酷似桑叶,地形如“覆釜”。,海洋性气候明显。~℃,平均日照2100~2200hr,年总幅射量为110~117卡/cm2。春夏之交,暖湿气流北上,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上空遭遇,常产生锋面低压和准静止锋,形成连绵阴雨,通称梅雨;进入盛夏,由于太平洋热带高压增强,多晴热天气,常产生局部性暴雨;夏秋之际,常出现强度很大的台风暴雨。据统计,,年均雨日120d左右,因梅雨和台风的影响,年际间降水量分配很不平衡,约55%的降水量集中在汛期(5月-9月)。,其中7-9月为盛发期,其中8月份最多。影响最早的是5月18日(2006年0601号台风),影响最晚的台风出现在11月25日(1952年5231号台风)。台风影响主要表现为台风正面袭击影响、台风边缘影响和台风登陆后减弱成低气压倒槽与冷空气结合形成的暴雨影响。根据1949~2018年统计资料,对本市造成风雨影响的台风215次,。台风影响一般带来暴雨、大风等剧烈天气,来势猛、强度大、时间短,往往形成大面积雨涝和大风灾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海温的逐渐升高,影响本地的台风有增多的趋势。影响我市的台风从路径上分,一般可以分为五种类型:1、登陆北上类:台风中心在福建、浙江沿海登陆,并北上至我市活动。此类台风占影响总数的40%,影响最为严重。如9711号台风,1997年8月18日在浙江省温岭市登陆后袭击我市,强度大、范围广,成为我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遭受损失最严重的一次台风。2、正面登陆类:台风中心在长江口正面登陆并继续北上或西行消失。此类台风个数最少,仅占影响总数的4%。如8406号台风,1984年7月31日在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