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化工产业技术一、研究开发技术1、年产5000吨规模微生物催化法生产丙烯酰胺工业化技术。丙烯酰胺(AM)属精细化学品,其产量的90%以上用来生产聚丙烯酰胺(PAM)及其衍生物的均聚物和共聚物,近年来我国石油工业、水处理、纸浆、造纸等工业对其的需求量正不断增加。多年来丙烯酰胺采用化学法生产,工艺复杂、能耗高、三废多、工程投资大且产品质量不能满足要求。采用微生物催化法生产丙烯酰胺,具有高选择性、高催化活性和高产品收率的特点,工艺简单、三废少、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投资仅为化学法的一半,是具有的技术。该项技术开发包括5000吨/年规模高分子聚丙烯酰胺工业化开发和微生物法丙烯酰胺聚合新品种开发研究等内容,最终建成5000吨/年微生物法生产丙烯酰胺工业化示范装置,500吨/年干粉制备装置,5000吨/年规模高分子聚丙烯酰胺示范装置,开发出高性能两性PAM絮凝剂和高效阳离子型CPAM乳液两个新品种。2、合成材料工业化及加工应用技术。为适应支柱产业及国民经济建设对合成材料的需求,选择尼龙-11和可涂性改性聚丙烯材料以及橡胶V带和同步带为开发对象,开发内容主要有:300吨/年尼龙-11聚合工艺技术开发,包括篦麻油裂解制十一烯酸,尼龙-11单体制备、尼龙-11树脂聚合及粒料加工、庚醛深加工及树脂助剂研究与工业化开发、尼龙-11连续聚合新工艺、尼龙-11结构与性能研究及高性能合金开发;汽车用可涂性改性聚丙烯材料开发,包括“桑塔纳2000”新车型保险杠、防护板材料研究,“EQ-153”散热器格栅材料开发研究,汽车用高倍率软聚氯乙烯发泡材料研究;橡胶V带及同步带成套设备开发,包括包布式线绳V带生产装置、切割V带,同步齿带生产装置、橡胶多楔带生产装置、切割V带,同步齿带疲劳寿命试验装置的开发。3、2500吨/年规模双酸催化法聚碳级双酚A。双酸催化法制取聚碳级双酚A是一项专利技术,利用催化法使苯酚与丙酮缩合生成双酚A,能够强化正反应过程,抑制副产物产生,无需复杂精制即可达到聚碳级双酚A的质量要求。此技术能耗低、工艺简单、投资低、产品质量高。在获得聚碳级双酚A的同时,利用合成反应的废水--稀硫酸和氯化钾为原料,采用缔置法技术制取硫酸钾、副产氯化铵,并将双酚A缩合、精制及合成双酚A,稀硫酸制取硫酸钾后的含酚废水集中进行萃取处理,使之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废水酚也得到回收利用。此技术将解决2500吨/年规模中试技术开发,为2万吨/年规模的大型工业装置提供基础设计。4、CO气相催化偶联制备草酸酯、草酸。该技术是以煤或天然气为原料经CO偶联制草酸酯有机含氧化物的化工新工艺,采用气相催化CO偶联制草酸酯,草酸酯经水解得草酸。该技术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选择性高,过程无污染,生成的CO气循环利用,放空尾气不含NO,原料利用高,能耗少,与目前国内生产草酸的工艺相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是能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该技术“九五”期间将建立一套CO催化联制草酸酯运转装置,进行催化反应和工艺操作参数考查,为300吨/年草酸酯、草酸生产提供设计。5、煤为原料制合成气、合成氨新技术。我国矿物能源以煤为主,化肥工业原料路线应与之相适应,以煤为原料,采用水煤浆气化制备合成气是我国合成氨生产发展的方向之一。此技术是以水煤浆为原料,与工业氧在气化炉内进行反应获得合成气,再采用等压氨合成工艺制得合成氨,开发主要内容包括新型(多喷咀对置)水煤浆气化炉开发应用基础研究、新型(多喷咀对置)水煤浆气化炉中试装置设计与建设、A301氨合成催化剂性能与反应工程研究及新催化剂开发、A301合成催化剂物性与工程参数研究及等压氨合成技术经济评价、变压吸附和深冷联合制氧技术开发等。此技术为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先进煤气化技术,对提高合成氨工业的技术水平具有一定意义。6、(焦)富氧连续气化及气体净化新技术。我国以无烟煤(焦)为原料的小化肥厂,绝大多数沿用常压间歇法工艺,技术水平落后,操作复杂,能耗高,产品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富氧连续气化及气体净化技术是对传统的常压固定床间歇气化工艺的变革,由富氧空气和蒸汽作为气化剂从气化炉底部通入,对煤层连续气化,经精炼后制得符合合成氨生产要求的原料气。此工艺技术生产过程连续稳定,生产温度比现有煤气炉提高一倍以上,并可利用6-25mm的小颗粒煤焦,使煤炭利用率由30%左右提高到60-70%,且降低综合能耗,简化生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废气排放,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有较好的推广前景。此技术包括煤(焦)富氧连续气化工艺、装备研究开发、煤种实验室评价装置及试验、气体净化工艺开发、净化剂研制以及工艺设计包(4万吨氨/年)开发等,。7、无钙焙烧生产红矾钠新工艺。目前我国红矾钠生产过程中,因添加大量钙质填料(石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