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高纯石英砂提纯项目建议书.doc

格式:doc   大小:172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纯石英砂提纯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9/9/13 文件大小:1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纯石英砂提纯项目建议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纯石英砂提纯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高纯石英砂提纯项目概论第二章高纯石英砂提纯项目规划及生产规模第三章高纯石英砂提纯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第四章主要建(构)筑物建设工程第五章技术方案与设备的选择第六章环境保护第七章高纯石英砂提纯项目节能分析第八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九章高纯石英砂提纯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章高纯石英砂提纯项目经济评价第十一章高纯石英砂提纯项目综合评价第一章项目概论一、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 项目名称:高纯石英砂提纯生产建设项目2、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二、 项目拟建地址1、 项目规划地址潍坊某某工业园区2、 项目建设地社会经济分析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潍坊市提出,以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完善汽车、动力机械、化工等优势产业目录,鼓励发展一批、改造提升一批、优化重组一批、转产迁出一批、淘汰出清一批,建设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从潍坊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来看,机械装备、汽车制造、石化盐化、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包装等6大产业既是优势产业,也是产业转型的重点和关键。加快机械、汽车制造等六大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往新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加快化工产业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全国生态化工聚集区。进一步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规模,建设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基材料产业三大国家级产业。三、项目提出的背景1、 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总书记强调,科技革命必然引发产业革命。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决不能仅仅落在经费上、填在表格里、发表在杂志上,而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转化为人民福祉。要坚持产业化导向,加强行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有力支撑。要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2、 客观地讲,中国制造业总体上仍未摆脱规模拉动的路径依赖,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尚不够顺畅。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和持续发展三方面,相较美、德、日等制造强国仍有巨大提升空间,特别是质量效益,未来应是中国制造强国建设的主要突破方向。显而易见,《中国制造2025»实施和推进所取得的成效,是中国制造企业在各方的支持下奋发图强的结果,是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而积极吸纳、融入各类高新技术的结果,是多年技术创新积累而发力的结果,是在开放的环境下与国外相关企业开展平等互利双赢的合作的结果。一些国外组织对《中国制造2025》的认识,不乏臆测和推断,其逻辑和推理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结论自然是片面的、双重标准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华301调查报告,多处提到《中国制造2025》,但遗憾的是调查报告充斥了违背事实的推理,与《中国制造2025》的主张和部署不符。这一调查报告置世贸组织原则于不顾,单边主义发起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1300个单独关税项目产品,包括航空航天、信息通讯、机械产品在内,加征25%的从价税。这一行动,固然对清单所列这些产品在美的竞争力有所影响,特别是对生产这些机械产品的中国企业,可能带来竞争力削弱、订单减少、经营困难。但中国的回应,对美国相应的产业带来的影响或许更甚。四、报告研究范围该报告主要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十个方面:1、 确定项目建设总平面布置方案。2、 确定产品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方案。3、 确定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 确定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5、 确定公用工程设施建设方案及供水、供电方案。6、 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7、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8、 确定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措滋。9、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10、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五、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在开放的环境下,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的资源,不仅是中国的,更重要是世界范围内的。而整合资源,当然也不限于互联网平台,世界工业发展史上一切可用的合法手段,如上述《中国经济周刊》在“中国制造2025需要新思维”中所提出的“引资购商”等具体路径,都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备用选项。在目前中国的发展环境下,提出中国制造2025也许正合其时。从工业技术上讲,中国经济下行的现状,与中国制造在国际制造业分工中被锁定于低端位次不无关系。不论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型,还是发展实体经济、避免产业空心化,其不可或缺的标志之一就是中国制造的升级换代以至强大。也正如“中国制造2025需要新思维”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