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不要以“优秀”的名义戕害教育.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不要以“优秀”的名义戕害教育.doc

上传人:sssmppp 2019/9/1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不要以“优秀”的名义戕害教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不要以“优秀”的名义戕害教育“高考多少分才能进精英班?”“就业率有多高?”“是否可以免试攻读硕士、博士?”近日,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两所高校同天举行“开放日”活动,提供有关高考招生咨询。“精英班”和“全英班”等教学特色班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家长和考生入校咨询。同时,广州其他高校也纷纷出台高额奖学金和助学金激励办法,吸引优秀学生报考。以丰厚奖学金“抢英才”,以诱人的承诺“招状元”,渐成各高校选拔录取的新景观。对于多数考生家长来讲,这种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无法承担大学费用的优秀学生而言,这笔钱可以免除他们的求学及发展之虞。至于学校,能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保证家境贫寒的优秀学生无生活压力之忧,不致因高额学费而影响学业发展,实在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这种吸引优秀学生报考的做法,本质上是对人才的重视,称得上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一些具体问题尚需要科学的界定。其一,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何谓优秀人才标准,什么是优质生源?高分考生乃至状元,是否就是名副其实的“精英”?单纯的经济手段或诱人的承诺,能否吸引优质人才?用事实说话,去年港大拒收“状元”,“状元”们折戟沉沙的事例,足以说明这个问题。11名内地各省市高考最高分的考生,申请入读港大时被拒绝,理由是港大不会收录“书呆子”。港大的选才标准,不单单看考生高考时的分数,更注重看其综合素质。而追高分、捧“状元”之风的盛行,关注的不是“状元”们是否真的能成才,而仅仅是“状元”两字的公关效果,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只会助长教育领域的浮躁,导致教育理念的偏颇,错失真正的优秀人才。其二,学校不惜重金招揽优秀学生报考,就能如愿以偿吗?这样做,不否认保障了极个别学生的权益,但同时也损害了大部分学生的权益。事实上,学校一边在重奖,同时也在高收费。而高等教育收费的失序状态,不仅使不少学子的大学梦破灭,家长们钱花得也不明不白,已经招致民怨沸腾。可以说,目前最需要投入的,不是招揽优秀学生的奖学金,而应是惠及大多数学子的助学金,最好是将高收费降下来,让每一个有潜力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学、成得了才。其三,各高校吸引优秀学生报考的做法,实际上也折射出高校对优质生源争夺的激烈。正如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炮轰”清华、北大时所言,清华、北大把高考尖子选完,剩下才轮到国内其他一流大学选择;而对这两所学校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