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标准答案--电大专科形考标准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492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标准答案--电大专科形考标准答案.doc

上传人:jianjian401 2019/9/15 文件大小:4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标准答案--电大专科形考标准答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电大专科形考答案————————————————————————————————作者:————————————————————————————————日期: 刑法学(1)填空题1、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2、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行法定原则)、(使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3、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的问题的原则是(从旧兼从轻)。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不负完全刑事责任;(年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危害社会行为)。(同类客体)是刑法对犯罪行为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者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王某因故意***罪、盗窃罪,分别被判处死刑和有期徒刑6年,判处罚金5万元。决定执行刑罚时,应当采取(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犯罪行为又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所犯罪行)和(承担刑事责任)相适应。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熟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的合理因素。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为标准,共同犯罪分为(事前有通谋)和(事前无通谋)。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必须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和假释。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立法解释)。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一行为触犯数个刑法条文、数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一罪的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想象竞合犯)。死刑不适用于(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性质)决定罚金数额。虽然犯罪分子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过重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内判处刑罚。法定最高刑为10年有期徒刑的犯罪,追诉期限为(15年)。在我国,有权对刑法规范的含义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罪、***、抢劫、放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间歇期)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因而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况,刑法理论上成为意外事件。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造成不法侵害人(重大损失),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我国刑法对数罪并罚基本上是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同时兼采(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中的合理因素。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管制的最低期限是(3个月)。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没有故意犯罪)。缓刑不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构成累犯)的犯罪分子。名词解释: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反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刑法: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刑法体系:指刑法的组成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