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泰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宣传片脚本.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泰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宣传片脚本.docx

上传人:buzaiwuzhuang123 2019/9/15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泰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宣传片脚本.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9 世纪末,孤独而苦闷的法国著名画家高更,面向大海,仰望天空,发出三个惊世骇俗、响彻百年的终极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这是渺小生命面对浩瀚时空的困惑与迷茫。人类,一直生活在这个巨大的问号中,苦苦寻找着答案。今天,面临风云变幻的新形势,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如何经受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新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同样需要每一个党员干部重复千万次的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推出片名] 永恒的追问前进的智慧,向上的力量,常常蕴藏于先行者的足迹和历史的辙印中****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1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自中国共产党成立特别是自 1926 年泰兴党组织成立以来,泰兴人民的革命斗争,始终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紧密相连。革命老区的泰兴人民,为自身的解放和全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先后有 8000 多名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泰兴革命斗争的历史河流中,总有一些人物让人难以忘怀,总有一些故事让人***澎湃,总有一些地方让人流连忘返。中共江浙区泰兴独支纪念馆、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杨根思烈士陵园,这三座“矗立”在泰兴大地上的纪念馆,她们浓缩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泰兴人民的革命斗争史。走进三座纪念馆,展现的是一个个革命英烈血染的风采,一场场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的活剧,一篇篇慷慨激昂的华章。几十年来,三座纪念馆向前来瞻仰缅怀的人们,不厌其烦地叙说着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永不褪色,凝结为恢宏的斗争史;这些故事,永远奔腾在泰兴儿女的血脉中;这些故事蕴藏着“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启迪。[推出中共江浙区泰兴独支纪念馆全景]1992 年,泰兴市人民政府为缅怀革命先烈业绩,决定修复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旧址——刁氏宗祠和沈毅故居,并正式对外开放。原红十四军第二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国防部长2张爱萍上将为纪念馆题写馆名。“要找共产党,就到刁家网。”这是 80 多年前,在泰兴、如皋、姜堰地区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句民谣。这是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广大劳苦大众,为了自身的解放,对中国共产党的向往与传颂。在这里,昔日的刁家网,今日的中共江浙区泰兴独支纪念馆所在地,1926年的初秋,诞生了扬州、泰州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江浙区泰兴县独立支部。这里,诞生了扬泰地区第一个塾师联合会,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成为了革命的骨干力量。这里,诞生了扬泰地区第一个农民协会——刁家网农民协会。这里,诞生了江苏革命史上最早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醒农合作社。这里,先后发生了大规模的春荒借粮斗争、“七·二”围城斗争、震撼大江南北的“五·一”农民暴动。泰兴党组织在此创办了《星星报》,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和妇女解放;举办农民夜校,传播文化知识和进步思想,推动农民运动深入开展。毛泽东同志曾在 1926 年《向导周报》发表的《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一文中,对泰兴地区农民反抗斗争作了描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刁家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村庄,犹如一把火炬,她的光芒向四周辐射,三县边区纷纷建3立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刁家网的革命火种直接孕育了通扬地区最早的红色武装——红军游击队,后汇合为如泰工农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催生了苏中地区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