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5
文档名称:

中外园林史 考研笔记.doc

格式:doc   大小:125KB   页数:8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外园林史 考研笔记.doc

上传人:459972402 2019/9/15 文件大小:1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外园林史 考研笔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外园林史>>>>>>>园林的基本问题-------------------------------------------------------------------------------------园林:从古典园林这个狭义角度看,(周维权)园林是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结合建筑造型、小品艺术和动植物观赏,从而构成一个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游憩、居住环境;从近、现代园林发展视角看,广义的园林是包括各类公园、庭园、城镇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在内融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于一体的为社会全体公众提供更好舒适、快乐、文明、健康的游憩娱乐环境。园林的形成离不开(1)自然的造化;(2)社会历史的发展;(3)人们的精神需要。园林性质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分。园林功能:狩猎(围猎);游玩(游戏);观赏;休憩;祭祀;集会、演说;文体娱乐;饮食;教育;康体;社交;保育;林渔等。园林类型:(1)按构园方式分: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2)按园林的从属关系分: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贵族)园林、陵寝(寝庙)园林、公园等;(3)按园林功能区分:综合性园林、专门性园林、专题园林、纪念性园林、自然保护区园林;(4)按国别分:中国园林、英国园林、法国园林、意大利园林、日本园林、印度园林等。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私有,中国古籍里称之苑、宫苑、苑圃、御苑等。中国皇家园林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之分,外国皇家园林也有类似制度。大内御苑在皇城或宫城之内,即是皇帝的宅园,个别的也有建置在皇城以外、都城以内的。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的近郊、远郊的风景地带,前者供皇帝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后者则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此外,在皇帝巡察外地需要经常驻跸的地方,也视驻跸时间的长短而建置离宫御苑或行宫御苑。通常把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统称为离宫别馆。寺观园林:即各种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宗教建筑内外的园林化环境。私家园林:属于官僚、贵族、文人、地主、富商所私有,中国古籍里面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私家园林亦包括皇亲国戚所属的园林。建置在城镇里面的私家园林,绝大多数为宅园。宅园依附于住宅作为园主人日常游憩、宴乐、会友、读书的场所,规模不大。一般紧邻宅邸的后部呈前宅后园的格局,或位于邸宅的一侧成为跨院。此外,还有少数单独建置,不依附邸宅的游憩园。建在郊外山林风景地带的私家园林大多是别墅园,供主人避暑、修养或短期居住之用。别墅园不受城市用地的限制,规模一般比宅园大一些。陵寝园林:包括地下寝宫、地上建筑及其周边园林绿化。公园:其雏形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圣林和竞技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欧洲感染过资产阶级革命掀起高潮,导致封建君主专制彻底覆灭,许多从前归皇室或贵族所有的园林逐步收为政府管理,开始向平民开放。中国早在西周初期就有向平民开放的灵囿、灵沼和灵台,唐代的曲江池、芙蓉苑亦定期向市民开放,但作为近代意义上的公园是在19世纪末期由西方殖民者在上海、广州等地兴建的。中国土地上真正为中国人享受的公园是在辛亥革命前后,由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者们倡导筹建的。中国古典园林基本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动物。建筑具有双重作用,除满足居住休息或游乐等需要外,它与山池、花木共同组成风景的构图中心,创造了丰富变化的空间环境和建筑艺术。世界园林体系:文化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种族、宗教、风俗****惯、语言系统、历史地理和文化交流等,尤其以种族、宗教文化、语言文字影响最大。根据文化体系诸因素,将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为: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三大体系。中国园林特点主要有:(1)本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3)浓郁的诗情画意;(4)深邃高雅的意境。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特色:(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农业文明时期园林的共同特点:(1)直接为统治者所有,为少数贵族服务;(2)具有相对封闭性和内向性;(3)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工业文明时期园林的共同特点:(1)没收皇家及贵族园林并加以改造,或由政府建立新型园林,所有园林向社会全体居民开放;(2)园林规划设计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3)不仅追求观赏美和陶冶情操,而且重在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文明时代的园林特点:(1)城市公共园林、公共绿地系统进一步扩大;(2)园林包含城市,“城市在园林中”;(3)针对防止环境污染选择植物,并为鸟类提供栖息场所;(4)园林规划中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动植物科学等先进科技;(5)城市外围营造防护林带,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