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对联六副》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联六副》教案.doc

上传人:drp539606 2019/9/15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联六副》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句容市边城中学朱杭荣【教学内容】《对联六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诵读欣赏”。【教学设想】就要准备上第三单元的“诵读欣赏”《对联六副》了,考虑到自己也很喜欢对联,上高中时也自觉地收集了一些佳联趣联,我不禁想在对联教学上寻求一点突破。因为以前教《对联六副》时,只考虑到考试可能会考默写,我都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背背,再默写一遍便“大功告成”。我觉得如果还像过去那样敷衍了事地教,简直就是白白浪费了珍贵的教学资源。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它要求教师要深入挖掘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打通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生活海洋。为此,我精心构思,准备了如下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历史及基本特点。2、欣赏师生收集的好对联,贴对联,辨析病联,尝试对对子。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了解对联的特点,欣赏师生收集的好对联,贴对联,辨析病联,并初步尝试写简单的对联。【教学难点】:通过辨析病联进一步了解对联的特点,初步尝试写简单的对联。【教学方法】:重朗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点拨启发,引导讨论,交流探究。【课前准备】上课前一周,我布置下课外作业,每位同学收集6副以上好对联,不管从什么渠道,爸爸妈妈帮忙也可以。周一把学生收集的对联收上来,选好的甚至有毛病的做到课件里去,以资学****辨析。【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流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上课了,我自己都感到蛮激动的,这全是因为这节课我是花了好多时间和精力精心准备的,梦想(教学设想)就可能要化为现实了。学生看我带来了电脑和音箱,又嚷嚷着说老师要放电影了(每周的班会课我常常放映有教育意义的视频给学生看),有的还凑上来看电脑屏幕最下面的字:《唐伯虎点秋香》。是的,我的课就是从这部周星驰的经典电影开始的。影片中,唐伯虎从容应对“对穿肠”的条条刁钻上联,用一则则妙联把“对穿肠”对得最终喷血,学生看得都笑死了,也生动具体地感受到了对联学问的博大精深。二、简单介绍对联的发展史和特点后,让学生现场试贴对联:我用课件简要地介绍了对联的发展史和对联特点,重点提醒了一下怎样根据对联“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和古代文字竖排排列、从右往左读的特点,来确定哪联是上联,哪联是下联,贴对联怎么贴,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我事先用4张A4纸竖着打印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和“山明水秀”、“鸟语花香”4句话,纸后贴上双面胶,顺序打乱,让学生根据对联特点到黑板上试贴。结果上来两个学生都贴对了。两幅吉祥的对联,就这样静静地贴在黑板上,陪伴我们上课。三、重温经典,赏读师生收集的佳联:我用投影打出《声律启蒙》上的经典联句,让学生试念,然后再大声齐念: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学生纯朴的高亢的读联声,在教室、校园回荡,让我感到热血沸腾。多少古代圣贤,还有鲁迅、胡适、陈寅恪等等大师启蒙时,所熟读成诵的精美文字,又在我学生的口中复活,中华文化、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绵延不绝!随后,我向学生展示了师生收集的佳联趣联,联后注明了收集者名字: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