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doc

格式:doc   大小:11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doc

上传人:phl805 2019/9/16 文件大小:1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作者:————————————————————————————————日期: 浅谈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七台河市纪委政策法规研究室董力强抓好制度执行,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执行好制度是制度建设的根本着眼点。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制度的执行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今年是全省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年”,现结合工作实践,仅就如何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当前影响制度执行力的突出问题(一)思想上存在片面性。联系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分析党员干部在落实制度方面存在不到位、不严格的问题,究其思想上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人治思想浓厚。有的领导干部“人治大于法治”的思维定势较强,热衷于以个人的意志制定制度、以个人的权力推行制度、以个人的好恶维护制度,造成与上级制定的有关制度相抵触,形成一种无形阻力,直接影响制度的贯彻落实。二是是非观念不明。由于存在少数党员干部违犯了制度没有受到处理的现象,就使得其他人形成了“谁执行制度谁吃亏”的错误观念,甚至产生效仿心理、趋同心理和自我安慰心理,以致有些部门或单位违犯制度的人和事不断发生,屡禁不止。三是特权思想作怪。个别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把自己凌驾于党组织之上,错误地认为遵守制度束缚改革创新,限制个人作用的发挥,削弱了手中的权力,甚至认为不用特权搞特殊就难以树立个人的尊严和权威,以致形成不执行制度****以为常、违犯制度心安理得等不良****气,导致实用、管用和好用的制度被异化成了一张白纸。(二)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一是制度设计缺少规划。一些单位主动抓制度建设的意识淡薄,对现有制度家底不清楚,更没从全局高度去谋划制度建设、去抓制度建设,“制度链”未形成。二是制度建设存在跟风现象。对上级制度研究不够,照搬照抄上级或者其他部门的制度条款,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规章制度;一些基层单位直接套用上级的制度规定,搞上下一般粗;有的制度制定前没有经过可行性研究,大大降低了制度的执行力。三是制度实施缺少配套措施。制度要求过于原则,规定过于笼统,没有制定相关落实制度的配套制度或实施办法,使制度难以落实。四是制度内容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制定制度的超前思维能力不足,制度频繁修改,缺乏稳定性;制度修订不及时,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处理不够,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三)制度执行落实不力。一是重视不够。领导认为制度出台后就大功告成,组织成员都能照章办事,思想上有松懈的倾向,制度制定与执行脱轨。二是氛围不浓。工作人员对规章制度“陌生”,主动执行意识差,冷热现象严重,办事效率反差大。三是意志不坚。制度刚出台时威力大、执行效果好,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被淡化,最后放到“陈列室”成为摆设。四是随意性大。除制度本身存在一定“弹性”外,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变通执行,主要精力放在“风险规避”研究上,常打擦边球、钻漏洞。(四)制度监督问责机制不够健全。制度执行落实得好坏,监督问责是关键。在制度监督问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五点:一是内部监督不力。无制度执行督查机构和专职人员;有督查机构、专职人员,但授权不到位,督查机构及督查人员难以发挥职能。二是外部监督乏力。上级监督、行政监督机构对各级各部门制度执行情况监督频率不高、密度不大、深入不够;人民群众、新闻媒体、人大、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