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洞泾港桥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洞泾港桥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Alphago 2015/12/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洞泾港桥施工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松公路(联络路~新车公路)改建工程
洞泾港桥




上海市凯达公路工程公司
2012年11月
目录
1、工程概况………………………………………………………………1
2、工程施工方案…………………………………………………………2
3、施工进度计划………………………………………………………17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松江区北松公路(联络路~新车公路)改建工程位于松江城区东南侧,道路为西南至东北走向,道路跨越洞泾港河道,拟建一座洞泾港桥,桥中桩号K0+。洞泾港桥长为:4*20+30+4*20=190m,顺交10度,;,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台采用重力式加桩基础。全桥采用DN800钻孔灌注桩。梁采用20和30米后张法预应力C50砼小箱梁,桥梁接坡采用桩基础,C30悬臂式钢筋砼挡土墙及重力式浆砌块石挡墙。
二、计划开竣工日期:
本工程计划于2012年11月1日开工,2014年 4 月 30 日完工,总工期为 545 日历天。我施工队计划按上述规定的工期准时完成本工程。
三、设计及施工规范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上海市标准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
各有关单位分别如下: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大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市凯达公路工程公司
桥梁施工总流程:
桥梁施工先施工二侧非机动车道小桥,利用中间老桥作为机动车通行及施工便道。二侧小桥铺装层施工结束具备通行条件后,小桥作为机动车通行及施工道路。再施工桥梁中间车行道部分。
测量放样拆除老桥二侧钻孔灌注桩承台、立柱、盖梁架梁桥面及附属工程(沥青面层除外) 小桥开放交通拆除老桥测量放样钻孔灌注桩
承台、立柱、盖梁架梁桥面及附属工程。
一、桥梁工程测量

,使用全站仪以坐标法来复核控制点,复核结果经监理复核、认可后才可使用,随后按施工需要加密控制网,增设控制点。
,把所有的控制点都选定在施工作业面以外的区域内,以各控制点通视良好,距离200米左右。控制点设定,经复核,误差满足精度要求后,把整个工程范围内的控制点坐标定下来。
。所有平面控制测量均使用全站仪,采用坐标法,确保测量精度。
、盖梁均采用坐标法测定。为了确保下部结构的测设精度,尽量从控制点直接测设墩位,只要控制点能通视放样位置,尽量不设中间点,宁可计算时多算几个点,在放样时就减少了需要转点来测设桥墩位置的出现频率。
:根据施工图计算桥上桩位的坐标,从控制点直接测设桩位坐标,并用钢尺复核每只桥墩台中桩与桩的相对位置,再填写桩基轴线和桩位标志记录。
:根据施工图计算立柱纵横轴线上某点,一侧3点到4点,共计12点到16点。在实际测设时,从控制点只使用其中4点(即一侧1点),以确保立柱放样不受因基坑开挖大小,场地堆物等因素的影响,同样地也减少了利用转点测设承台要素的出现,测设完毕后用砼保护承台轴线桩。
:根据立柱轴线桩测设台身纵横轴线。如发现立
柱轴线桩被破坏或位移迹象,从控制点复测轴线桩。台身纵横轴线用红三角标注在已浇完毕的承台上。
、盖梁放样:台帽、盖梁是控制跨径和桥面标高的重要项目,因此台帽、盖梁测设时要确保精度。具体测设时可根据桥墩控制点坐标计算台帽、盖梁底板边框上4个角的设计坐标,然后从控制点直接测设4点位置,再用钢尺检查4点的相对距离并丈量跨径,以确保梁安装位置。
、防冲墙的测设:采用坐标法和常规测设的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来测设。首先根据平面线型要素表用坐标测设要素点位置(中线和边线),即测设直线和曲线的起讫点,然后用常规测设方法根据要素点位置,按照施工需要测设线上各点,直线用通视法,曲线用偏角法。

,按照施工规范加密引测临时水准点,并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定期复测,同时做好水准点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