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潍坊市坊茨小镇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39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潍坊市坊茨小镇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分析.doc

上传人:ipod0a 2019/9/18 文件大小:1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潍坊市坊茨小镇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潍坊市坊茨小镇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分析————————————————————————————————作者:————————————————————————————————日期: 潍坊市坊茨小镇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摘要坊茨小镇作为潍坊市的城市新名片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本文通过对坊茨小镇的实地考察,结合坊茨小镇的具体情况,对坊茨小镇建设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初步的分析,文中对坊茨小镇的基本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另外从多方面分析了坊茨小镇建设历史文化街区的优势条件,并发现坊茨小镇历史文化街区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知名度低、小镇历史建筑物开发利用不合理、缺乏专业的旅游人才等,同时根据坊茨小镇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言献策,例如,提高知名度、对现存的历史建筑物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组建内部专业的旅游开发队伍等。关键词:坊茨小镇;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探讨一、坊茨小镇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概述(一)坊茨小镇的概况1、坊茨小镇的发展历史(1)清末,1898年以前坊茨小镇位于坊子老区南辖区,坊子属于潍坊。潍坊旧时称潍县,坊是指距离州县三十里之处。清朝末年,前宁家沟有一对父子在驿道旁开设客栈,名曰“坊子店”,由于客栈处于南北驿站之间,过往的商客众多,生意红火,久而久之,此地被称为“坊子”[1]。(2)德占时期:1898年-1914年1898年,德国借《胶澳租借条约》在坊子修建胶济铁路,并取得胶济铁路沿线15公里范围内的矿藏开发权、设警权、驻军权,坊子沦为德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德国人在坊子的发展建设以胶济铁路为轴线,铁路主线以南,文化街以西为德国人的居留区。(3)日占时期:1914年-1945年1914年,日本借一战爆发时机,单方面宣布侵占德国在坊子的一切有关权利,日本在坊子的活动主要是采矿,日本人的居留区大致与德国人居留区一致;1922年-1937年,坊子属北洋政府统治,日本与北洋政府合作开发坊子的煤炭资源,期间民族商业发展快速,坊子的城镇建设开始逐渐活跃;1938年-1945年,坊子沦为日本的殖民区,日本在坊子不仅采矿,同时进行资本输出,开始经商办企业,民族商业受到打压。坊子的城镇建设日趋繁荣,道路系统已经由原来的东西走向的三马路扩展到四马路、五马路,形成新的道路系统。(4)国民时期日本战败后,同年11月16日,国民党正式接收坊子煤矿,并成立坊子炭矿部,国民党在这一时期没有对坊子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只是沿用德日留下的机器设备进行煤矿的开发,因此,坊子的城镇建设在这一时期完全停滞。(5)解放后1948年,坊子解放,民主政府接收坊子煤矿,并建立新的煤矿管理体制,采用新型的采煤技术;1984年,胶济铁路舍弯取直,坊子站的地位下降,与此同时,坊子区的中心也出现北移,更加靠近潍坊市的主城区,伴随着坊子煤炭资源的枯竭,坊子区重心的北移,坊子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始下降,坊子老区逐渐走向衰落。(6)现阶段胶济铁路重新修建后不再经过坊子,坊子老区失去以往的繁荣,变得破败不堪,为了保护见证坊子近代发展的工业遗产建筑,提高坊子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在坊子市政府的领导下,成立山东三维华德城市投资公司,,其中包含一百多处德国建筑:古老的德军司令部、医院、火车站、邮局、修女楼等;六十多处日本建筑:正金银行旧址、日本领事馆坊子出张所、日本别墅等。2009年—2010年,相继建成了坊茨规划展示中心、坊茨美术馆、小镇一锅等项目。近年来,坊茨小镇独特的欧式风情吸引大批的艺术家前来写生,举办油画展;很多摄影家也将坊茨小镇定为其采风基地;坊茨小镇也与众多的艺术院校签订协议,成为艺术学院学生的户外课堂。(二)历史文化街区的含义历史文化街区指的是: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计、核实、确定并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保存的历史建筑呈现出区域性,可以全面、真实的体现传统的布局和历史风貌,呈一定规模的区域[2]。历史文化街区应具备的三个特点:首先,具有集中成片且保存完整的历史建筑;其次,现存的历史建筑物保持独特的风格;最后,历史建筑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价值。(三)坊茨小镇创建历史文化街区优势条件分析 1、现存德日式建筑保存完整且文化内涵丰富坊茨小镇现保存有166处完整的德日式建筑,有风格不同的领事馆、司令部、兵营,还有军官别墅、豪华官邸、横田旅舍等,这些历史建筑均保存原貌;其中现存的德式建筑设计别致,体现出19世纪末期人们的建筑审美水平。德式建筑墙壁的装饰是极具特色的,外墙一般采用水泥拉毛,房屋的窗户、门楣、柱子都用马牙错花岗岩装裱,在外墙的转角处通常用红色的砖垒砌,强调线条起到的修饰效果[3]。坊茨小镇留存的精美德日式建筑,对研究德国、日本当时的建筑风格及技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德日的殖民促使坊茨小镇的形成,小镇承载的殖民文化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且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