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港珠澳大桥学习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40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港珠澳大桥学习总结.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9/9/18 文件大小:4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港珠澳大桥学习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澳门口岸香港口岸港珠大桥处于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香港口岸、珠海口岸、澳门口岸、香港接线以及珠海接线。大桥主体工程采用桥隧组合方式,,工程造价超过720亿元。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大桥的设计寿命为120年,预计于2016年完工。港珠澳大桥落成后,将会是世界上最长的六线行车沉管隧道,及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港珠澳大桥在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上的进一步发展具重要的战略意义。港珠澳大桥总体平面布置图我们本次考察、学****的内容有主要有四项,第一是参观了珠港澳大桥管理局的沙盘;第二是参观学****了海下沉管制作的施工工艺;第三是参观学****了海上钻孔平台及钢套箱围堰的施工工艺,第四是参观学****了装配式墩台及装配式钢箱梁的施工工艺。通过以上项目的参观学****我们深有体会:一、标准化施工、标准化管理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港珠澳大桥这样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工程能有条不紊的按计划、按施工步骤有序进行,各种施工信息的交换等是怎样来协调完成的?通过对港珠澳大桥项目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这样复杂的工程能这样有条不紊的进行是与大桥建设者们的各项准备工作离不开的。在工程的前期,首先成立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管理局在施工方案设计以及各种方案的比选、研究上组织各方专家通过充分的研究、比较、设计最终才使得港珠澳大桥工程能有条不紊进行。同时,大桥管理局也是各种信息的一个中转平台。通过它收集信息,发出指令,大桥的建设才能按部就班的向前推进。隧道沉管预制为港珠澳大桥的一项重点施工项目,全隧道共分成33个节段,每节段长180米,180米分成8个小节段()预制,预制后逐节拼接成一标准节段(180米长)。隧道沉管预制场从选址到建设,施工单位经过了六个月的选址和施工方案的比较才最终确定了现在的施工地点和施工方案。混凝土搅拌站施工材料卸货码头区域沉管钢筋绑扎区域沉管预制区域沉管存放及浮运深水坞沉管拼接区域隧道沉管预制在施工方案的选择上,施工项目部对施工的各个步骤进行了分解。大到预制现场各功能区域的安排,小到每一台钢筋加工设备摆放的位置,甚至各种设备的电力电线配置及走向上都经过了多方案的比选,最终选择经济合理、施工便捷的方案。我国桥梁制造大都是劳动力密集型模式,以人工作业为主,机械化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落后。港珠澳大桥提出了“大型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的创新理念,推动了国内桥梁建设产业的升级。我们参观了中交四航局海底沉管预制场,对其标准化施工有了深刻的理解。来到牛头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白色厂房,宽阔整洁的水泥路面。走进牛头岛沉管预制厂厂房,地面干干净净,施工机具停放得整整齐齐,绿色的参观通道通往各生产区域,钢筋半成品堆码得整齐有序,各类操作规程、质量要求、安全标识等标志标牌统一齐备,施工人员劳保用品穿戴规范。海底沉管项目总工给我们介绍了他们是如何做标准化的:学****借鉴之前国内和国外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吸纳以往建设工程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做法和成果,并根据自己参建工程项目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建立适合本项目的标准化施工和管理模式。借助于“标准化”这一手段,为的是更好地实施项目合同。标准化管理着重人的管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