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测光测光原理长期以来,我对摄友问到的,“我刚刚开始学摄影,我该使用什么曝光档以及我高使用什么测光模式”;“手动曝光感觉太慢了,还是优先利索”。我的回答是千篇一律——“只用手动M,测光只选点测”即使在“我去扫街,要求迅速抓拍”我也扔坚持我的理论。那么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并不觉得能在迅速的提起机器就摁快门,并且还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曝光的准确有多神秘,关键在于对摄影历史的了解(可能你觉得这话很疯)以及对测光原理的深刻认识。这里,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下我对手动曝光的一些观点。希望能通过本帖子,能让你跟我一样狂热并偏执的只使用手动及点测。言归正传,我们开始第一步,我们需要去弄清楚“曝光”二字的概念(纠正一下,念puguang而非baoguang)从百科里的解释为:让光线通过镜头形成结像光进入暗箱到达感光胶片上,使感光乳化剂在光化作用中产生潜影。有时候感光胶片不恰当的暴露于光线中而失效也叫做曝光。那么曝光准确的概念则是:一张照片如果影调丰富、层次分明、质感较强、清晰度高,景物中较亮和较暗部分的影纹也能分辨,这就是曝光正确的照片。你会觉得不甚拗口难记,而且纵然背出来也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当然从我的职业角度来说,我必须要经常背这样的恶心人的不是人话的东西来吓唬人。从直白的语言上来说,我们每拍一张照片,每摁一次快门,就是在完成一次曝光,那么我们拍出来的照片就存在着曝光准确与否的标准。这里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曝光不足、曝光过度和曝光正常瞳孔是什么?瞳孔是光圈和快门的结合体,是控制光线纳入量的调节系统那么回到摄影领域,曝光不足是因为光圈快门组合所能提供给感光材料的光不够,曝光过度是因为光圈快门所提供给感光材料的光线太多,曝光准确则是我们选择了能刚刚好提供合适量的光线的光圈快门组合。仅此而已。(要拿ISO来跟我继续探讨的,没那闲心情,都知道的道理,不需要到这里来挑刺)那么我们一般情况下拍照片追求的起码技术标准,就是要求曝光准确。(注意,我说的是一般情况,其实你玩的够高了,你根本不去管曝光了,完全走出这个圈子了,以后我们会从影调的单元单独探讨)靠什么去实现曝光准确,靠的是提供光圈快门组合,怎么找到最合适的光圈快门组合,我们的各个优先模式还有傻瓜模式不就是相机自己去找它认为最好的光圈快门组合吗。(注意是相机认为最好的,相机不是人类,它的标准跟我们不一样,这就是我们说的测光原理)那么手动M下如何去找,这太简单了,不就是我们相机里的——那么如何去用这个表,是我们一直头疼的问题。你我都知道,基本的意义就是我们通过调节光圈快门把标尺打到正中间,我们可以称为校零。可我们不幸的发现,在使用光圈优先啊、快门优先啊、自动的时候啊,也是自己通过调节光圈快门以完成测光表的校零,那么手动除了增加我们的工作量有什么实际的意义。第二我们不幸的发现,很多时间我们已经把测光标尺较零了,可是照片的曝光并不准确,可能我们在LCD上看不出来,回到电脑上就出问题了。原因在哪。先不讨论,提一个历史性的东西,我们上面提的玩意——测光表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才出的东西,而我们的摄影有多大年龄了,您想想,早期的摄影师是怎么在测光,怎么在控制曝光,我们至今能见到比测光表年龄还大的作品比比皆是,早期的摄影师怎么去获得正确的光圈快门组合。早期的照相机:纵然是大名鼎鼎的哈苏、禄来也没有内置的电子测光怎么也无法理解这些玩意上能有现代的电子测光表试出来的,没错!早期摄影师只能通过不断的尝试不同组合,再进行规律总结从而获得曝光参考的表格,这就是牛逼无比的阳光十六法则。阳光16法则(也称阳光16定律)我们来认识阳光十六法则,不管你是干吗的,我认为只要你有手动功能的相机,你就得跟我一样必须把这个法则牢牢的背下来,是摄影术中不借助电测光表来估计照相机的光圈大小和快门长短的法则。阳光16的基本法则如下:在室外阳光下,如果光圈是f/16,则快门速度应是所用胶片的国际感光度指数的倒数。例如,在室外阳光下,如用光圈是f/16,而所用胶片的感光度为EI100,则快门应为1/100秒。当然我们所用的是数字相机,这里的ISO跟我们数字相机的ISO效果上完全一样,你可以直接放到数字相机里使用。这里带来一个问题,(注意是:阳光灿烂的顺光照射下),T1/100、F16,那么我们看这组数据,无法实现小景深,无法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先解决第二个。拍摄数据为T1/100、16那么我们了解一个概念,摄影倒易率:当快门开大一档,光圈收缩一档(或是说快门缩小一档,光圈开大一档),与原数据获得的曝光量一样,即在曝光准确的前提下,都可获得准确的曝光,我们研究下快门和光圈的按档变化表快门:1/1001/2001/4001/8001/16001/3200……………..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