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19/9/19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信息来源:市民盟                        发布日期:13年03月28日近日,民盟雅安市委、雅安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组织部分教育专家对义务制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专题讨论。大家认为,近年来,各级政府重视义务教育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等规章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本解决了教育普及的问题,进入了追求质量的阶段。在这个高考决定命运的时代,为了让子女获得优质教育,不少家长不惜以高昂的代价送子女到成都、绵阳甚至更远的地方求学。先是高中,继而初中,现已发展到小学高年级阶段,先是城镇,现已发展到了农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就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不能满足群众对高水平教育的需求。如何培育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正确处理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和促进教育均衡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成因分析导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投入、师资、管理三方面。  (一)投入总量不足一是投入经费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表现在生均公用经费缺口大,部分县级政府没有按照省政府的规定比例全额配套资金之农村学校学,加生数少,公用经费仅能维持一般的日常开支,要修缮或更新教育设施就难以办到,致使一些教育教学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根本谈不上优质教育。二是是教师收入低,导致一些优秀教师流向外地任教、调入其他单位或考取公务员,致使本地优秀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三是基础设施不足。除几所重点学校以外,大部分学校资源严重短缺,一些农村学校连普通教学使用的录音机、幻灯机等基本设备都不够,要想配齐电脑这些现代教学设施更是遥遥无期。学校运转举步维艰,不必说发展。  (二)投入不均衡过去几年中,教育资源持续不断地向城区集中,城区资源向重点学校倾斜,从而拉大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一是教师配置不均衡。城乡之间、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间教师的素质、待遇均有很大的差距,一些优秀教师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提高自己的收入,不断向强校、向城区流动。这种优质教师资源单向流动的现象,使校际间的教师力量配备差距扩大。二是办学水平、教育质量不均衡。农村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及音、体、美教师不足,设备不全,课时安排不足,必要的课外和社会实践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学生不断向城区学校流动,生源的流动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城镇学校之间办学质量上的差距。三是学校布局出现新的不合理。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城市人口的不断集聚,城区生源暴增、农村生源日益减少。如雨城区八步中学,因撤并原因,目前三个年级三个班只有90余人,学生基本进城读书。与之相反,城区的雅中、一中、二中、七中、实验小学等学校学生人满为患,小学班额严重超标,班额45-60人。五六十人挤在一间普通的教室上课,校舍、实验仪器等硬件设施紧缺,教师负担加重。两种现象不仅造成大量教育资源浪费,还都无法集中力量办优质教育。随着人口进一步向市区集中,形式就会更加严峻。   (三)师资不均衡近年来,通过"素质提升工程"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这一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一是教师的师德素养有待提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职业倦怠,出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