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铸造工艺的改革及建议.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铸造工艺的改革及建议.doc

上传人:kt544455 2019/9/1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铸造工艺的改革及建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工程训练中心是高等工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的基地,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一个场所。其中,工程训练作为一门实践性的课程,正是学生学习工程技术知识、训练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增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要加快工程训练教学的改革、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一:目前实习教学存在的问提1、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学生被动接受训练,过多的约束使学生难以自由发挥,形成了一种重复性的模仿实习。指导老师一味的示范砂型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进行模仿,使学生的作业都是千篇一律的标准件。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热情。2、金属浇注没能很好的得到开展,如果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浇注,学生对砂型铸造的后续生产过程就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包括金属熔炼要具备的条件、浇注前金属液体的状态、铸件的成型过程以及铸件产生的缺陷等。同时,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实习的兴趣以及实习的成就感。3、在实习操作过程中工具的损耗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我们接待的学生人数一般在20人左右,现有的每个学生一人一套的工具都不能满足,随着教学任务的增加学生人数的急剧扩大。我们接待的学生人数达到28人左右,很多学生也就只能两人用一套工具,这样一来给学生带来了很多不变的因素,他们抱着有就做没有就不做的心态,极大地削弱了他们的积极性。二、针对以上几点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建议1、由于以前的实习多为重复性的操作练习,这样的实习枯燥乏味,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实习的兴趣。现在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件小作品,将其制作并浇注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发挥创新潜能。同时,把那些新颖作品展示给广大师生,给他们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设计舞台,也让下一届的学生有了学习的榜样,提高了学习的动力。对于小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具体方案如下:(1)在初步掌握了铸造工艺过程后,让学生自己构思设计作品,其形式不限,但为了节约制作的材料,大小必须有严格的要求。(2)根据作品的形状,选择合理的手工造型的方法,等学生基本的理论学习和操作练习结束后,对设计进行模型制作。这样可以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铸造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通过制作,可以更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动力能力,加强对基本技能的锻炼。(3)指导老师要做好学生设计过程中的指导和引导作用,要根据现有的铸造设备和条件,指导学生进行方案的设计。同时要帮助学生选择合理的铸造方法,使用铸造设备将学生的作品都成功的浇注出来,并以此让学生体会到实习带来的成就感,更加激发实习的热情。(4)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生的作品制作出来,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每个小组设计并制作一件作品。这样每个小组的学生可以对设计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5)由于不同专业实习时间不同,,非机类专业学生实习1天,因此,对于机类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加深基本铸造理论和技能的掌握以外,其设计的作品复杂程度还应该有所不同。(6)按制作质量的好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分。以此督促学生认真做好每件作品。2、完善浇注环节。为了完善教学体制和内容,应该在原有基础上优化设备配制,常规的设备难以体现它的先进性。目前我们浇注用的设备是实验炉,采用演示的方法一次只能浇注两个学生的作品,不能满足其他学生的需求,在实习现场我们发现没有浇注到的学生情绪低落,怨声在道,他们觉得辛辛苦苦做了几个小时看不到自己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