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安德义德行卷-过错篇.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德义德行卷-过错篇.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9/19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德义德行卷-过错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德义德行卷——过错篇解读【题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凡人不可能个个是圣人贤哲,都有可能犯错,犯了错误没有关系,改正错误即可。能改过,则是“善”中之“善”,没有什么善比“改过”这一个善更大的。从人们在对待过错的态度方式上,可以看出人的境界层次的高下。小人对待错误有两种方式:第一是掩盖错误,辩解错误。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文”通“纹”,即纹饰,掩饰,掩藏,小人犯错误则是辩解掩饰错误。孔子又告诉我们“失言勿踦”,踦,曲为之讳,即绕圈子为自己辩解。说错话了,办错事了,改正即可,不必弯弯绕为自己巧言佞说,找理由。第二,顽固地坚持错误。孔子说什么叫错误,“过而不改,是谓过也。”这是孔子对什么叫错误下的最科学的定义,错了却不改正错误,才是真正的错误。“过而不改”既是科学的定义,也是小人对待错误的方式。简言之,小人对待错误有二,一是饰过,二是固过。君子对待错误有二种方式:一是讼过,二是改过。第一、讼过。孔子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感叹,终其一生,未能看到能看见自己的过错,而又能内心自我讼责的人。讼,内心自我诉讼,自我指责,切责之深为讼。讼过是君子内心对待错误而展开斗争的心理活动过程。孔子“未见”,可能有两重含义,一是“内自讼”这一对待错误方式的人很少,故而未见。二是内心指责活动隐秘,不易见。不论何种含义,“讼过”是君子品格中较高的境界。第二、改过。改过,《论语》中记载颇多,最形象的语言,莫过于子贡所描绘的“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更也,人皆仰之。”又如《周1易?益卦》说:“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能够思过、讼过而改过,君子品格进一步得到完善,也是君子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小人一旦有错,要么下诿要么上推,总之与己无关。君子一旦有错,既不下诿也不上推,而是勇敢的承担责任。对待错误最高的境界是圣人。“闻过则喜”。《论语》中记载孔子闻过则喜,“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子路也能做到“闻过则喜”。子路“闻过则喜”,一是表现子路性格慷慨豪爽,坦然大度,二是说明子路虽无圣人之境界,但在改过喜过这一点上也有圣人之品德。概而言之,对待错误有五种方式,表现出五个层次,即“饰过、固过、讼过、改过、喜过”。“饰过”“固过”为小人的行为,“讼过”、“改过”为君子之品德,“喜过”为圣人之风范。【原文】1、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①。”《论语?子张篇》【注释】①文:文饰,掩饰。【翻译】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会进行掩饰。”【解读】小人犯错误一定巧为掩饰,虚迤推诿,文过饰非。“君子有过,如日月之食焉,人皆见之。”君子“过则无惮改”。小人又有粗鄙而肆无忌惮的,此类小人不掩盖,不纹饰。《反身录》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此其所以为小人与?吾人果立心欲为君子,断当自知非,改过始。若不甘心愿为小人,则文过饰非可也。庸鄙小人不文过,文者多是聪明有才之小人。肆无忌惮之小人不文过,文者多是慕名窃义,伪作君子之小人。盖居恒不肯检身,及有过又怕坏名,以故多方巧饰,惟务欺人。然人卒不可欺,徒自欺耳,果何益哉!”【原文】2、子曰:“过而不改①,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篇》【翻译】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那才真叫错误了。”【解读】“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君子见善是迁,有过则改。”(《易传?益卦?象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