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皖南山区蓝莓产业发展及蓝莓栽培要点摘要:简述了皖南山区蓝莓产业发展概况,对促进当地现代林业产业发展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并结合皖南山区气候特点,总结岀蓝莓的栽培要点,主要包括:园地选择、品种选择、水肥和土壤管理等。关键词:皖南山区;蓝莓产业;栽培要点中图分类号S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14-72-02蓝莓(Blueberry),意为蓝色的浆果之意。学名越橘,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inium)常绿或落叶灌木,总状花序,子房下位,果实蓝色,色泽美丽、悦目并常被一层白色果粉包裹。多生长在有机质丰富、微酸性的土壤。蓝莓果实低糖、低脂肪、抗氧化能力强,并且富含珍贵的花青昔色素及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维生素等营养元索,被国际粮农组织(FAO)列为人类5大健康食品之一。蓝莓适应性强、耐贫瘠,栽培管理简便易行,病虫害少,对土壤酸性及低温条件要求较高。安徽沿江丘陵地区、皖西大别山区分布冇少量的野生蓝莓,在皖南山区人工培育的蓝莓基地已初具规模。1蓝莓产业发展的意义及概况皖南山区降雨量大,淋溶强烈,土壤相对贫瘠,pll值低,酸化严重,多为红壤和黄壤类型,这种酸性土壤大多不适合温带果树的生长。随着经果林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品种蓝毬完全能够在皖南山区进行规模化种植。蓝莓虽为温带果树类型,却要求酸性土壤(〜),同时冬季需低温,°C的累计气温在200-1500h,且需充足水分。结合皖南山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在种植的条件方面基木上能够得到满足。在这些地区种植蓝-莓,有利于充分利用水土资源,调整林业种植结构,有效地提高林地种植的经济效益。,发展蓝莓产业,建立高产、高效、优质的经果林基地,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可以帮助山区农民改变传统种植方式,促进林业结构调整;其次,建立蓝莓深加工基地,提高产业的附加值,是建立生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新型现代化林业的需要;笫三、蓝莓种植时需要精耕细作,采收时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因此,可以吸纳更多的当地农民,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第四、通过发展经果林,应用果园生草技术,利用优质牧草发展养殖业,应用林业废弃物覆盖技术,控制果园杂草,采用生物方法培肥土壤,使土壤活化,防止水土流失,进行全生态开发山区土地资源,可以有效地改变该地区目前的自然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并且建设与生态果园相配套的观光旅游、农家旅游接待等生态型产业,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型,促进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皖南山区的屯溪区奕棋镇和休宁县溪口镇冇一定规模的种植,其中屯溪区蓝莓生态园现代林业项日,集品种引进、良种繁育、栽培示范于一体,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着力带动农民发展蓝莓特色产业,从而达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目的。,蓝莓叶栽培示范种植2hm2,此示范栽培品种将是下一步推广栽培的重点品种。此外,苗木组织培育中心(组培实验室300m2,温室大棚4000hm2)已投入使用,可年产苗木80万株。组织培养等关键培育技术现已成熟,2010年秋季可销售苗木10力•株,出圃苗木规格可达50cm左右,实现销售收入150万元。全园自动化节水灌溉系统己建成并投入使用。蓝莓挂果后鲜果销往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成都等地。2蓝莓栽培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