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武.ppt

格式:ppt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ppt

上传人:875845154 2015/12/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2013
Contents
Click to add Title
Click to add Title
Click to add Title
太极
健身气功

目前流行的主要健身气功
目前流行的主要健身气功有九种:
健身气功·易筋经;
健身气功·五禽戏;
健身气功·六字诀;
健身气功·八段锦;
健身气功·十二段锦;
健身气功·大舞;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
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
健身气功
气功修炼的操作活动是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诸多的气功功法也因此可以分为以调身为主、调息为主、调心为主的三大类,例如武术气功、佛家气功和道家气功。由于健身气功的目的是健身,三调活动中最贴近于健身的是调身。
健身气功是以健身为目的,以较为和缓的形体活动为基础,身心状态趋向于调身、调息、调心合一的体育运动项目。
气功
2003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已将健身气功确立为第97个体育运动项目。
1999年出版的高校教材《中医气功学》
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合为一体身心锻炼技能。调身、调息、调心在气功学里简称为“三调”。这个解释的特点是将气功定性为“三调合一”的操作技能,认为达到三调合一的身心活动就是气功,三调合一的状态或境界即是气功修炼的基本特征。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拳术。
中国改革开放后,太极拳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杨、吴、武、孙、赵堡、武当等派别。
太极拳代表
▪武当太极拳
▪八卦太极拳
▪忽雷太极拳
▪禅门太极拳
▪养生太极拳
▪简化太极拳
起源
元末明初,武当道人张三丰开中国“内家拳”之先河。其后发展出“太极十三势”,为太极拳原型。
17世纪中叶,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内家拳精髓,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3个方面:
①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而编成的。
②结合了道家导引、吐纳之术。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所以被称为“内家拳”之一。
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
特点
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
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阴阳养生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拳辅助训练法。
拳术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
器械套路有单刀、双刀、单剑、双剑、单锏、双锏、枪、大杆和青龙偃月刀等。
技击原则: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