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谈谈对证券市场的认识.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谈谈对证券市场的认识.doc

上传人:mkjafow 2019/9/21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谈谈对证券市场的认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作业一2011—2012(学年第学期)苏永达老师期中作业现代投资学原理课程作业性质任课教师罗正忠学生姓名学号成绩题目:谈谈对证券市场的认识一、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证券在我国属于舶来品,我国最早出现的股票是外商发行的,最早的证券交易税亦是由外商成立的,直到1918年夏天才诞生了我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北平证券交易所。新中国的应该从1986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会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区业务部正式挂牌交易股票算起,章晓洪老师认为较为规范的股票市场则应该以分别在1990年及1991年成立的上海交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标志。在沪,深交易所成立之初,沪深这两个股票市场只能算作地方性的股票市场,然而在1992年中央允许全国各地获批的上市公司股票可在两市交易使得它们突破了地域限制,从地方性的股票市场一跃成为全国性的股票市场。同年,中央批准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及中国证监会,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纳入去全国统一的监管框架,区域性试点推向去全国。这两项重大举出大大推动了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沪深两市经过短短6年的发展,上市股票达800余家,,流通市值近8000亿元。我认为认为几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上市公司不能像以往那样只纯粹地对政府负责,而要进一步加强对股民的责任。我国国国企向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模式成熟发展得益于上市公司的发展。股票市场的发展不仅为评价企业经营状况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也为企业实施资本运营战略提供了宽广的场所。上市公司会根据其股票价格的波动来调整公司管理层的经营策略,股票市场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提供了渠道,拓宽了公司调整的范围,夜为公司实现资产高效流动提供了捷径,这比传统的关停并转和破产清算的资产流动方式更加有效。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实例证明,证券市场已然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本市场。章晓洪老师特别提到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在于证券市场发展的成败,同时证券市场发展的成败夜关系着中国国营企业能否走出困境走向世界。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尚未成熟,同时由于种种现实条件的制约和深刻的历史原因,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不规范问题日显突出,有待证券业的管理者给予解决。章晓洪认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上市公司明显缺乏信息披露意识。某些上市公司未能意识到披露信息是其对投资者必须履行的责任,不重视与投资者和券商之间的关系,不愿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在上市后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及时披露信息。(二)证券市场存在着大量的欺诈和虚假信息,它们严重要乱了市场秩序,极大地损害了众多投资者的利益。(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能做到客观,准确和稳定。有些上市公司所公布的财务状况常常在短期内进行大幅度的调整,难以取得投资者信任。还有些上市公司只列出了对它们有利的财务指标,不利的一概不提。上市公司和管理部门朝令夕改常令投资者难以适从,严重损害了股民的利益。(四)证券市场对舆论的监管力度不够。由于有关股票市场的行情及信息分析是股民关注的焦点,需求量巨大,因此各种媒体对股价行情的分析和播报分析与播报应运而生,一方面可以满足股民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信息鱼龙混杂,其中不乏为谋取不法利益而捏造的信息,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危及了证券市场健康规范地发展。二、中国证券市场的问题:作为一个新兴加转轨的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