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平脉辨证的学习1.ppt

格式:ppt   大小:5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平脉辨证的学习1.ppt

上传人:aluyuw1 2019/9/21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平脉辨证的学习1.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平脉辨证的学****1平脉辨证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平脉辨证医案2平脉辨证李老形成了“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的思辨体系,总结出一整套独特的思辨方法。其主要内容有六点,一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二是从整体观出发,三是以虚实为纲,四是以脉定证,五是动态辨证,六是崇尚经方,而“以脉定证”则是李老临床诊病的最鲜明特色。依据脉诊,往往能从虚实寒热错综的复杂症候中去伪存真,抓住本质,取得奇效。笔者在跟诊过程中深有体会,3病例分析患者栗某某,男,58岁。2012年8月20日初诊。主诉:烧心一年余。烧心多在早晨十点出现,进食多或食凉后明显,偶头晕,疲劳后加重,尿不净、不利,易右胁不适,大便不成形。舌暗、苔白,脉沉弦拘。既往前列腺增生病史。中医诊断:烧心,阳虚寒客胃肠。治法:温阳散寒、燥湿行气。处方:五积散加减。麻黄6g,苍术7g,桔梗6g,白芷7g,川芎7g,当归12g,枳实8g,桂枝12g,炙甘草6g,厚朴9g,郁金10g,生姜2片,炮姜6g,陈皮6g,生黄芪12g,川木通6g,炮附片(先煎)12g。7剂,水煎服,日1剂。2012年8月27日二诊:患者称药后烧心诸证明显减轻,又诊脉仍沉弦拘,改苍术为9g,去川木通。前后服药20余天,基本痊愈。4分析“烧心”,是一种位于上腹部或下胸部的烧灼样的疼痛感,同时可伴有返酸,乃临床脾胃病患者常见症状,西医多认为是由于炎症或化学刺激作用于消化道粘膜而导致。《中医词释》中把烧心解释为胃酸过多引起的上腹部烧灼感[2]。刘启泉教授认为烧心的中医病因有热、气、瘀、虚四种[3]。热可分实热、湿热、虚热;气可分气滞、气逆;虚可有胃阴虚、肾阴虚等。总之未见有关于寒或寒湿引起烧心的说法。一般情况下,中医临床医师见到患者“烧心”的主诉,也5分析多会认为是热证或气滞热郁化火。而此患者的突出特点为脉象沉弦拘,根据李老之脉法,脉沉主里,弦拘主寒邪闭郁。拘脉是李老独创的脉法,类似于紧脉,但较紧脉敛束之象更甚,诊脉时有种痉挛感觉,和紧脉一并归于“痉脉”,主寒邪闭郁经脉。本案患者以烧心为主症,病位在胃肠,故当属寒客胃肠,且可以脉象解释诸证:寒客胃肠,故导致脾土之清阳不升,戊土之胃火不降,郁于中土[4],“积阴之下必有伏阳”,故而心下烧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