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厦门闽南大酒店中央空调节能改造与投资分析.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厦门闽南大酒店中央空调节能改造与投资分析.doc

上传人:经管专家 2011/10/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厦门闽南大酒店中央空调节能改造与投资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厦门闽南大酒店中央空调节能改造与投资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厦门闽南大酒店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案例,就智能模糊控制技术在中央空调节能改造中的应用,从项目节能分析、技术应用及改造方案等进行技术方面的介绍,并对项目投资的经济收益和商业模式等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同类型酒店、宾馆等商业建筑节能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中央空调节能建筑节能模糊控制商业模式
中央空调是现代化酒店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之一,但中央空调在改善和提高酒店内部环境质量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大大增加了酒店的运营成本。据调查统计,中央空调的能耗占到酒店总能耗的50%左右,如何既能保障酒店内部的舒适环境,又能降低空调的能源消耗,一直是不少管理者们迫切盼望解决的一大难题,也成为酒店领域节能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项目情况与技术背景分析
1 项目概况
厦门闽南大酒店是一座大型四星级旅游涉外酒店,酒店位于厦门市湖滨南路,楼高38层,有各类客房198间,酒店大楼内设有四星级酒店、高级写字楼、商场和娱乐场所,是厦门最高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中央空调全年运行280天左右,每天平均运行时间在14~22小时左右,中央空调系统年平均总耗电约220万kWh,电费支出185万元左右。2006年使用BKS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对酒店中央空调系统(主机、冷冻水泵、冷冻水泵、冷却塔风机)进行了变流量节能改造。
2 项目实施的技术背景
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通常按建筑物所在地的极端气候条件来计算其最大负荷,并由此确定空调主机的装机容量及空调水系统的供水流量。然而,实际上每年只有极短时间出现最大冷负荷(或最大热负荷)的情况,绝大多数中央空调系统在大部分时间是在部分(低)负荷状态下运行,实际空调负荷平均只有设备设计能力的50%左右,因此出现了“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不但浪费大量能源,而且还带来设备磨损,缩短寿命等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当季节交替、气候变幻、昼夜轮回和空调实际使用面积发生变化时,中央空调系统仍在传统的运行模式下,不能实现冷媒流量跟随末端负荷的变化而动态调节,
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我国已安装中央空调的建筑物约有7万栋,其中高级星级酒店约有5000多家,若能全部采用节能技术,,节约电费开支27亿元。
厦门地处我国东南部,℃,最高的8月,°C,最低的2月份,°C,℃,年极端最低温度2℃,四季温差较大。在这种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开机时间变化等多种因素,导致厦门闽南大酒店的中央空调负荷波动较大,如果仅依靠人工手段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不能实现空调冷量(或热量)的供应随负荷的变化而调节,就会浪费大量能源。尽管现在许多空调主机已能够根据负荷变化自动随之加载或减载,但与冷冻主机相匹配的冷冻泵、冷却泵却不能跟随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负载,始终在额定功率下运行,仍然造成了输送能量的很大浪费。
碳贷通:节能项目贷款,免抵押、零首付、二周内资金全额到账
碳险通:节能项目保险,节能能力全责保险、项目收益权保险
节能技术方案保险机构、银行机构认可认证,北京银行,交通银行
电话:0755-82722776 82727533 了解更多,搜索碳战军团
3 项目实施企业情况
BKS 系列产品的提供者——贵州汇通华城楼宇科技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南方汇通旗下专业从事现代建筑节能控制技术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实施与管理的节能服务企业,是中国节能协会理事单位和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的常务会员单位。凭借着世界领先的节能控制技术和成熟可靠的产品,该公司现已成为该领域的技术领跑者,是国内中央空调节能控制领域最大的成套设备制造商和服务商。
二、项目选用的产品及技术介绍
1 产品概况
BKS 系列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是将当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集合应用于中央空调系统控制的最新科技成果。BKS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先进的智能化和个性化的中央空调运行管理技术平台,让用户操作和管理中央空调系统更加便捷,同时实现中央空调系统高效节能地运行。BKS系列产品属世界首创,其核心关键技术已向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了18项国内专利,2项国际专利,可实现空调主机节能10%~30%,水泵、风机节能60%~80%(中央空调系统综合节能达20%~40%)。
2 产品控制原理
中央空调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复杂的、时变的系统,其过程要素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非线性、大滞后及强耦合关系。对这样的系统,无论用经典的PID控制,还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各种算法,都很难实现较好的控制效果。
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及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计算机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