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聊城海绵城市建设有了时间表和路线图.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聊城海绵城市建设有了时间表和路线图.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9/2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聊城海绵城市建设有了时间表和路线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聊城海绵城市建设有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从列入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那一刻起,很多市民都在期待聊城版的方案出台。5月24日从聊城市住建局了解到,《聊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聊城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完成时间等,都有了具体规定。从方案中了解到,我市将实施“三类项目、五大工程”,组织“两项行动”,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我市初步建成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作为以水为名的城市,这份方案也提到了对河湖水系的保护举措。填河造地、截弯取直、河道硬化等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被明令禁止,同时实施雨污分流,雨水入河前需进行净化处理。规划:三到五年,初步建成海绵城市从聊城市住建局了解到,方案的制定着眼于全面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根据方案,我市将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渗、滞、蓄、净、用、排”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实施“三类项目、五大工程”,组织“两项行动”,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我市初步建成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为建设“湖河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作出积极贡献。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我市将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的原则。根据“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所有新建、改造提升的建设项目,包括道路与广场、绿地与公园、建筑与小区、城市水系等工程都必须执行海绵城市规划,严格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进行设计和施工。我市将实施试点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积极打造样板工程、示范工程,发挥试点区域的示范带动与引擎推进作用。据了解,我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将实现“促渗保蓄、洪涝控制、资源回用、污染控制”四个目标。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统筹推进系统建设,实现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治理。特别是在试点区域内,海绵城市建设和改造提升项目要做到无缝衔接,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全市范围的“五大工程”要全面推进,把“渗、滞、蓄、净、用、排”的要求与功能落到实处。未来,我市将结合水文地质状况,充分发挥湖河水系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计划,构建“自然蓄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功能。目标:两处试点区域2020年试运营从聊城市住建局了解到,聊城市中心城区划定了东昌湖流域(东至柳园路、西至站前街、北至东昌路、南至南外环)和小湄河流域(东至东外环、西至光岳路、北至黄河路、南至南外环)为省级试点区域,2019年前完成试点区域内的海绵城市项目建设,2020年进入试运营阶段。根据方案要求,各县(市、区)也要划定不小于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5%作为试点区域,每年完成不得少于建成区面积的7%,确保2020年前建成运营。据悉,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实施“三类项目、五大工程”,组织“两项行动”。三类项目,是指实施城市建设新建项目、城市建设提升项目和城市水系治理项目。今后,我市新开工的道路与广场、绿地与公园、建筑与小区、城市水系等工程都必须严格按照海绵城市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在城市建设提升项目方面,我市将对既有的道路与广场、绿地与公园、建筑与小区、城市水系等工程,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要求,依照《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和提升。聊城因水闻名,方案也对城市水系治理项目提出了具体要求。方